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试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妇科症候学的贡献朱玉栋宁夏医学院中医系(750000)尉淑卿吴忠市中医医院关键词《诸病源候论》中医妇科中图分类号R271.1《诸病源候论》是在继承《内经》、《金匮要略》和《脉经》的基础上,吸收了《徐文伯疗妇人瘕》、《疗妇人产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发病呈上升趋势,年龄趋向年轻,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我们用补阳还五汤与脉络宁合用,治疗脑梗死42例,现将临床小结报道如下:116床资料42例病人均经脑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41~58岁28例,59~69岁11例,70岁以上3例。病程1~5天22例,6~10天18例,10天以上2例。临床表现轻型:神志清,轻度语言障碍,肌力正~皿级24例;中型:神志清,中度语言障碍,肌力I~1级16例;重型:神志清,失语,肌力0~I级2例。2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茂45克,赤芍15克,)1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方对女性黄褐斑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逍遥丸,观察组予疏肝解郁方,均观察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皮损变化及性激素水平监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8%,对照组65.6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3种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方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年龄42~60岁,平均51.8岁.病程1~8年,平均5年.其中胸闷、胸痛、心悸者42例,潮热、汗出者39例,气短、乏力19例,头晕、耳鸣、血压波动者11例,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者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探讨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慢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清热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后症状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9.5%,对照组有效率68.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症状积分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提示治疗组对改善口苦咽干、厌食油腻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对右胁疼痛、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胆区压痛、小便黄赤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胆囊B超影像学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4.2%,对照组有效率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清热利胆汤能明显改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B超影像学等,其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淑英  尉淑卿 《河北中医》2009,31(4):570-571
2006-06-2008-06,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我保健按摩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我保健按摩,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血压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2组血压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中仅生活能力、情绪状态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1)。结论自我保健按摩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