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评价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评估系统评估结
果的不同。方法入选39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别行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评估其血栓事件风险,比较两种
评估系统平均得分及危险分层的差异;并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左房血栓的发生率,分析两种评估系统不同评分与左房血
栓的相关性。结果CHA2DS2-VASc平均得分显著高于CHADS2平均得分(1.37±1.19 vs 0.63±0.78,P<0.001),CHA2DS2-VASc评
分高危组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P<0.001),而低危组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P<0.001)。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左房
血栓共44例,分析显示左房血栓发生率随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危险分层增高而增加,不同得分组间有明显差
异(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 岁、左房内径≥38 mm、左室射血分数≤40%、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CHADS2≥2分、CHA2DS2-VASc≥2分均和左房血栓有明显关系,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HA2DS2-VASc≥2分是唯一
预测左房血栓的指标(OR:9.85,95% CI:2.178-44.542,P<0.01)。结论CHA2DS2-VASc评估得分高于CHADS2评分,其具有优
于CHADS2评分的左房血栓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T模块化个性注射技术在双源CT心脏“一站式”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将拟行心脏“一站式”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按公斤体质量计算用量的常规给药方案。试验组采用Medrad公司新研发的P3T模块化个性注射技术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得出的给药方案。对比剂均采用370 mgI/mL优维显,2组均在Siemens公司的二代双源CT机上完成心脏“一站式”检查,在其余相同参数下对比分析2组的图像质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共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2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像质量在冠状动脉的显示上:2组冠脉近、中段的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右冠近段CT值P=0.829、右冠中段CT值P=0.837、前降支近段CT值P=0.927、前降支中段CT值P=0.731、回旋支近段CT值P=0.637、回旋支中段CT值P=0.949);2组冠脉近中段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右冠近中段CT值差异P=0.991、前降支近中段CT值差异P=0.512、回旋支近中段CT值差异P=0.164)。试验组冠状动脉远段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冠远段CT值P=0.016、前降支远段CT值P=0.012、回旋支远段CT值P=0.024);试验组冠脉中远段及近远段CT值差异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冠中远段CT值差异P=0.000、右冠近远段CT值差异P=0.011、前降支中远段CT值差异P=0.002、前降支近远段CT值差异P=0.002、回旋支中远段CT值差异P=0.000、回旋支近远段CT值差异P=0.006)。图像质量在心肌灌注分析上:对比剂产生的线束硬化伪影数目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44 vs. 69);2组在舒张期基底部层面及心腔中间层面各段正常心肌平均碘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基底部层面心肌碘含量P=0.236、中间部层面心肌碘含量P=0.624);试验组在舒张期心尖层面及心尖段的正常心肌平均碘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尖层面心肌碘含量P=0.012、心尖段心肌碘含量P=0.014)。在对比剂用量方面:2组在正式扫描时对比剂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734)。结论:在心脏“一站式”CT检查中,使用Medrad P3T模块化注射技术能有效显示心脏冠状动脉远端及细小分支血管,减少心肌灌注分析时对比剂产生的线束硬化伪影带来的假“阳性”结果,从而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出现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暂时性的失调,是复律后心房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如何有效地防治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的研究热点。现就心房顿抑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重庆医科大学遴选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组建临床医师卓越班,进行试点,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整合教学改革。循环系统的OSBC教学打破传统格局,对课程内容、教学人员进行了全面重组,强调集体备课、新教学方法使用以及合理评价体系建立等。尽管循环系统OSBC教学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反思及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后出现J波的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价J波预测AM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患者的心电图(ECG)及相关临床资料,根据ECG结果 分为J波组(21例)和无J波组(109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心肌梗死部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再将J波组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亚组(6例)和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亚组(15例),并比较两组的QTd及TpTe ,结果 AM后J波的出现率为16.15%,J波组下壁梗死发生率(52.38%)明显高于无J波组(26.61%,P<0.05),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8.57)也明显高于无J波组(1.83%,P<0.01),且QTd,TpTc(分别为76±19,121士33ms)较无J波组(分别为47±19,99±26ms)明显延长(P<0.01).与TpTe的正常值(92ms)相比,J波组的TpTe明显延长(P<0.01);J波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及TpTe(分别为97±15,157±27ms)均比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分别为68±13,107±52ms)明显延长(P<0.01).结论 心电图J波提示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可作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出现J波且伴随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显著增加者为AM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检体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转向临床医学学习的重要桥梁课程.目前传统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中存在授课时间有限、内容枯燥、没有兼顾英文水平欠佳的学生等问题.我们探索将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时空上得以延伸,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我们通过完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课件,在...  相似文献   
7.
8.
9.
J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的转折,急性心肌缺血时也可出现J波,称为缺血性J波。缺血性J波是急性心肌缺血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现就缺血性J波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