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观察丹参对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髂骨骨膜为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经丹参预处理后,行模拟缺血-再灌注采用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夏活率。结果:预处理组成骨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A分子中的β链氨基酸末端与一个己糖分子连结而成的。这一部分经醋纤薄膜电泳可与HbA分开,简称GHb,又因在层析时移动速度快,亦称为速移血红蛋白。通过GHb的测定,可直接反映糖尿病疗效及鉴别诊断,因此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甚多,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提高抗氧化维生素的保健效应,将维生素E、C和B_2联合应用于42名中、老年人,结果表明:三种维生素联用有较强的降低血中MDA效能,同时可降低血中TC,升高HDL—C浓度,但对TG作用不明显;可升高血中ApoA浓度,ApoB则无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三种维生素可使血中急性期反应蛋白的CER浓度降低、TRF升高,HPT浓度未见显著异常。三种维生素联用对中、老年人群有明显的抗衰老、调血脂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用β-胡萝卜素预防扑热息痛所致肝脏损害的效应。大剂量扑热息痛200mg/kg腹腔注射引起小鼠血浆ALT活性和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耗竭,肝细胞出现病理改变。用β-胡萝卜素进行预处理则能明显改善上述各项指标,ALT和MDA下降,GSH回升,肝细胞病理改变减轻。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体外细胞诱导、光镜电镜形态观察、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图像分析技术,观察Ge-132对白血症HL-60、K562、Raji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表明:Ge-132对各株白血症细胞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到细胞凋亡特征。这一结果排除了Ge-132通过诱导凋亡途径发挥其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为Ge-132抗白血病作用机理探讨又提从一项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社会技能训练对3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旨在教授有效的社会技能的治疗,总结一套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SST)方法,经过多维临床检验,SST对病员减轻阴性症状,改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适应性的自信水平等方面有一定效果。文中分析了产生疗效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1985年初,我们普查了大连医学院在校学生625名的龋齿,调查了口腔卫生习惯,并选择典型龋齿病例和健康对照组,做了唾液成分分析,以了解其间关系。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6~24岁。唾液是在早晨刚起床时采取无刺激全唾液10分钟。判断流速后立即测PH,然后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5年至1994年共收治699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319例,女380例.男:女:1:1.2。40岁以上为492例,为总数的7O%均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2治疗方法2.1治则与方剂: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疏肝利股,通里攻下为主。方剂:柴胡、黄各、租壳、郁金、大花、边翘、枝干、半夏、元胡、金钱草、大黄随症加减。2.2给药方法:中药可以胃管注入或口服。若病人无明显腹膜炎成肠麻痹者可不下胃管,或肠功能恢复后.早期拔出胃管口服中药,一日1-2剂。23西药疗法:输血、补液、…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血液病。合并自家免疫溶血,继发类白血病反应,国内未见报告,本文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15个月。患儿足月产后3~4天发现面色腊黄、腹泻。曾在生后15天,于当地医院先后输血2次,共达100毫升,后因患儿持续面色苍黄而于1981年7月18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