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多态性和血清表达与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化疗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7)及非感染组(n=61)。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两组患者外周血HMGB1 rs1412125(T>C)、HMGB1 rs2249825(C>G)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感染组HMGB1不同基因型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结果感染组HMGB1 rs141212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 rs224982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MGB1 rs141212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rs224982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本地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患者HMGB1 rs1412125位点CC型血清HMGB1、CRP、PCT水平及PSI评分均高于TT型及TC型(P<0.05),感染组患者HMGB1 rs2249825位点GG型血清HMGB1、CRP、PCT水平及PSI评分高于CG型及CC型(P<0.05)。结论 HMGB1 rs1412125位点、HMGB1 rs2249825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易感性及严重程度有关,HMGB1 rs1412125位点CC型、HMGB1 rs2249825位点GG型为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清代医家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主治以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的中风病。笔者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抓住疑难杂病的共同病机为气血瘀虚,以异病同治而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柴胡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大柴胡颗粒,8.0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主观疼痛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胆红素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A水平高于对照组,IL-8、IL-1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5.
MGMT和Ki-67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GMT及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 MGMT、Ki-67抗原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12%(30/68)和57.35%(39/68),MGMT的表达与Hcc组织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因素无关(P>0.05);Ki-67抗原的表达与HCC的肿瘤大小、包膜是否完整、脉管有无癌栓、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血清AFP的浓度无关(P>0.05);并且随Ki-67抗原表达强度的增加,MGMT的表达强度明显下降,Ki-67抗原与MGMT表达呈负相关(γ=-0.301,P<0.05).结论 MGMT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MGMT的缺失是HCC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之一,检测Ki-67抗原有助于判断HCC恶性程度及复发转移的风险,联合检测MGMT和Ki-67抗原有助于预测HC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丹赤活血汤临床是在复元活血汤的基础上加丹参,赤芍而成。其功效仍然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所治病证范围不单是跌打损伤。瘀血停滞于胁下的血瘀气阻之创伤。笔者加丹参,赤芍。意在加强活血祛瘀之力。扩大治疗范畴。凡病机是血瘀气滞,不分外科刨伤或内科疾病都可施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 - 6°头低位卧床 (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记录并分析 18名健康男性青年 ( 18~ 2 2岁 ) 7d卧床期间每日早晨 ( 6∶0 0 )、下午 ( 16∶0 0 )、晚上 ( 2 0∶0 0 )的体温变化。结果人体在早晨的直肠温度 (Tre)随着卧床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 :卧床第 4天 (BR4d)后显著低于卧床前对照值 36.5 0± 0 .0 3℃ ,卧床第 7天 (BR7d)时降至 36.38± 0 .0 4℃ ;下午、晚上Tre分别在BR5d、BR1d后显著升高。早晨人体的平均皮肤温度 (Tsk)从BR2d起显著高于对照值 ,卧床第 7天时ΔTsk为 0 .38± 0 .14℃ ;下午、晚上的Tsk分别在BR4d、BR2d起显著升高。早晨的前额皮温 (Tforehead)有升高趋势 ;下午、晚上的Tforehead分别从BR7d、BR6d起显著高于对照值。结论卧床模拟失重可引起体温改变 :每日测量时刻和卧床时间 (d)均对Tre、Tsk、Tforehead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P <0 .0 1)。结果提示 :人的体温节律、卧床引起的体液头向分布和体液丧失、低动力等因素 ,对卧床时人的热调节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DNA-PKcs蛋白和MGMT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PKcs)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NA—PKcs蛋白和MGMT蛋白在68份肝癌组织(肝癌组)和10份正常肝脏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及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肝癌组及对照组DNA—PKcs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和10%,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90%(P均〈0.05);两者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475,P〈0.05)。结论DNA-PKcs和MGMT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肿瘤标记物、基因靶点等用于肝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肝与气血在生理、病理中的相互关系,及历代医家对肝病的治法,均未脱离以气血辨治,注意在调理机体气血及肝本身的气血营运。但在学术理论上未明确提出以气血的盈虚通滞论治肝病。故本文明确肝病的治法不能离开气血,提出以气血立论辨治肝病。此观点对祖国医学在治疗肝病寻求规律提高疗效将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L32(ribosomal protein L32, RPL32)在人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以上)石蜡标本56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RPL32的表达情况。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 NC)及实验组(ribosomal protein L32, RPL32)。实验组MCF7细胞转染RPL32-siRNA载体, 对照组MCF7细胞转染scramble-siRNA载体, 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RPL32 mRNA含量, 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RPL32、P53表达情况, 利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 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织RPL32阳性率为8.93%(5/56), 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78.57%(44/56), RPL3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