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主要症状以颞下颌关节运动时有弹响或有杂音为最多,大多数患者开闭口运动障碍,颞下颌关节或咀嚼时疼痛。2001~2002年我科采用穴位针刺配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4例,并与单纯针刺疗法进行了对照。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刁本恕主任医师乃“蜀中名医”,长期从事中医药“内病外治”临床研究,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笔者将刁本恕老师运用内服外洗法治疗小儿“浸淫疮”典型临床医案予以整理,总结了刁本恕老师小儿外治法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笔者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运用电针加中药治疗面瘫9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乾坤宁片在SARS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7家SARS定点医院选取病例515例,其中非典确诊病例146例,疑似病例97例,密切接触非典病人的医护人员272例,分为四组,为预防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观察指标:退热时间、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胸部X线片。结果 乾坤宁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快速降低体温,明显改善全身症状,不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同时随着乾坤宁剂量加大病人血WBC计数及CD4/CD8比值逐渐回升,胸片炎症阴影吸收较快;预防组服用乾坤宁后无一例感染。结论 中药乾坤宁具有防治SARS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Ad-)携带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larendothelialgrowfactor,Ad-VEGF165)和人血管形成素-1(angiopoietin-1,Ad-Ang-1)基因对大鼠缺血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用SD雄性大鼠84只,分为7个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结扎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组(作为病毒对照组)、Ang1组、VEGF165组、Ang1+VEGF165组。制作大鼠下肢血管闭塞模型,肌肉内注射Ad-VEGF165或/和Ad-Ang-1,以Western法检测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基因导入后在缺血肌肉引起的效应。结果:①肌肉经注射Ad-VEGF165和Ad-Ang1后高表达人VEGF165蛋白和人Ang1蛋白。②术后7d处理组与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数目无明显差别。但术后14d和21dAng1和VEGF165组的毛细血管/骨骼肌纤维数目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24.53,P<0.01),VEGF165+Ang1两因子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F=12.22,P<0.01)。③VEGF165组及VEGF165+Ang1合用组出现大量包围着一厚层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阳性平滑肌细胞的血管,其数量与肌肉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9.73,P<0.01)。④因子单用组和合用组肌肉内出现大量BrdU阳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表面呈现C-Kit阳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C-Kit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与针药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药联合组)45例,对照组43例(针灸组),均配合TDP照射.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95.56%;对照组分别为53.49%、88.37%,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针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药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的一株奇葩。水痘是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传染病,刁本恕主任医师推陈出新,融合洗浴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对小儿水痘临证治疗采用辨证施浴,极大地减轻患儿痛苦,深受患儿及家长青睐。本文结合临证典型病案,为学习继承和推广应用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8.
刁本恕主任医师乃"蜀中名医",长期从事中医药"内病外治"临床研究,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文章从倡导预防为主的治疗观、勇于创新积极钻研的精神、发扬光大中医治疗方法和德高艺精教学科研成就斐然4个方面,总结了刁本恕主任医师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普通针刺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72%,结论:治疗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确切,早期介入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肌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Ad-)携带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Ad-VEGF165)和人血管形成素-1(angiopoietin-1,Ad-Ang-1)基因对大鼠缺血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用SD雄性大鼠84只,分为7个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结扎组、绿色荧光蛋白(giv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组(作为病毒对照组)、Angl组、VEGF165组、Angl+VEGF165组。制作大鼠下肢血管闭塞模型,肌肉内注射Ad-VEGFm或/和Ad-Ang-1,以Western法检测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基因导入后在缺血肌肉引起的效应。结果:①肌肉经注射Ad-VEGF165和Ad-Angl后高表达人VEGF165蛋白和人Angl蛋白。②术后7d处理组与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数目无明显差别。但术后14d和21dAngl和VEGF165组的毛细血管/骨骼肌纤维数目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24.53,P&;lt;0.01),VEGF165+Angl两因子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F=12.22,P&;lt;0.01)。③VEGF165组及VEGF165+Angl合用组出现大量包围着一厚层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a-SMA)阳性平滑肌细胞的血管,其数量与肌肉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9.73,P&;lt;0.01)。④因子单用组和合用组肌肉内出现大量BrdU阳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表面呈现C-Kit阳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C-Kit阳性标记(F=9.73~35.10,P&;lt;0.01)。结论:①Ad-VEGF165和Ad-Angl能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两者合用的生血管效应更为显著。②VEGF165,能促进包被平滑肌细胞的形似微小动脉的血管数量增多。③肌肉血管新生增加除了血管生成作用外,可能还有血管发生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