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一些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传音性的新型生物材料被用于听骨链重建手术,而应用结合各种材料优点的复合材料渐成为趋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听骨链重建材料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豚鼠脑在体微透析液氨基酸AccQ·Tag HPLC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柱前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脑在体微透析液中痕量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QC为柱前衍生剂,氨基酸专用分析柱,二元梯度洗脱,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中的氨基酸。结果该法对脑微透析液中17种氨基酸分离较好,相关系数为0.902 5~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4.24%~98.34%,平均CV小于5%。在50 m in内可完成微透析液中17种氨基酸的测定。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适用于豚鼠脑在体微透析液中痕量氨基酸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范围提示下视空间注意老龄化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提示-目标”的视觉实验模式,以范围提示不同等级的搜索范围,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视觉注意老龄化脑机制。方法用青年人和老年人各16名为健康受试者,背景由3个同心黑色圆形线条组成,提示为大、中、小不等的3个圆圈组成,刺激材料是随机选取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3个同心圆圈。当大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可出现在3个圈;中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中和小圈;当小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小圈。结果随着提示等级的增大,两组反应时均逐渐延长,早期 ERP 成分 P1与 N1波幅均减小,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时更长,且后部 P1显著增强和 N1明显抑制,老年组 P2成分受到显著抑制,这种抑制不仅表现在波幅上,还表现在波形的不规则和不稳定。结论老年组 ERP 的 P2成分显著抑制,表明老年人对靶刺激的评估识别能力降低,提示可能导致视觉空间注意(非随意注意)的前脑区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4.
498例上呼吸消化道鳞状细胞癌病人于1961~1981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接受治疗,最初皆无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表现,随访时间均为5年或以上。对于颈部的处理,放疗285例;根治性颈清扫213例。包括口腔肿瘤、口咽肿瘤、声门上癌、声门癌、喉咽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突再根治术在不干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02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7例行乳突再根治术的不干耳患者,术前均全面检查,并严格执行手术,分析临床手术效果,以及术中所发现的不干耳发生原因。结果手术成功率达98.2%;不干耳发生原因主要有病灶残留、引流受阻、面神经嵴偏高、面神经裸露以及复发胆脂瘤等,其中,外耳道狭窄、面神经嵴偏高及复发胆脂瘤的患者比率相对更高(P〈0.05)。结论应加强对中耳乳突根治术后出现不干耳原因的分析,并对行乳突再根治术的不干耳患者严格执行手术,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耳源性迷路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41耳)耳源性迷路炎手术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迷路瘘管、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及化脓性迷路炎,并进行Dornhoffer JL分型,手术均一期彻底清除病变并修补迷路缺损,术后对眩晕及听力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上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后处理及预后,比较不同分类下各组间特征的差异。结果 41耳中20耳术前存在眩晕,纯音测听示传导性听力下降16耳、混合性听力下降18耳、全聋7耳,颞骨HRCT迷路缺损检出率90.2%。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迷路瘘管20耳,局限性迷路炎7耳,浆液性迷路炎7耳,化脓性迷路炎7耳。其中40耳术中发现迷路缺损存在,迷路破坏部位最常见于外半规管(39耳),11耳存在多个部位同时受累;Dornhoffer JL分型包括I型15耳、II型19耳、Ⅲ型6耳。术后眩晕发生率70.7%(29/41),眩晕中位时间4天,均在1月内缓解。行鼓室成形术的31耳中18耳复查纯音测听,术后听力保留率88.9%(16/18),2耳术后全聋。不同迷路炎类型的临床表现及Dornhoffer JL分型...  相似文献   
7.
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应用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的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效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生物相客性好并且能被机体骨组织警代的听骨链重建材料。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HA)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客性及骨传导功能,无毒、无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一种存在于骨组织中的酸性糖蛋白,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与骨。方法 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多孔羟基磷灰石(HA)制成复合型人工听小骨(BMP-HA),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共计14例,其中部分听骨链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 PORP)9例,全听骨链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5例。结果 术后均获一期干耳,随访至少3年,无脱出现象,术后听力稳定,平均气导较术前提高29.5dB。结论 BMP—HA人工听小骨是一种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客性良好的人工听小骨,作为中耳传音结构重建材料,优于单纯羟基磷灰石人工听小量。  相似文献   
8.
颈内静脉源性耳鸣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哼鸣性耳鸣的诊断途径与治疗方法。方法 :4例搏动性耳鸣患者经耳镜及全身体检 ,听力学、电生理、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内静脉哼鸣性耳鸣 ,进行了颈内静脉结扎术。结果 :3例耳鸣完全消失 ,1例明显减轻 ,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 :颈内静脉哼鸣性耳鸣是一种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客观性耳鸣 ,但有时可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一经确诊 ,可行颈内静脉及其属支结扎、切断术。可获迅速和永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内耳道骨性狭窄一例宋为明李学佩王正敏赵蕊白若昀古雅兰内耳道骨性狭窄属于罕见病症。我们在作颞骨手术解剖练习时偶然发现1例,可惜缺少临床资料,但考虑到此病例属于罕见,故将其取材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甲醛固定的带软组织头颅标本,已锯开作耳后入路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探讨水杨酸致大鼠耳鸣的主要产生部位。方法 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两组动物分别建立跳台反射行为学模型后,实验组经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完成耳鸣动物造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实验组动物行双侧听神经切断术后,再次腹腔注射水杨酸钠,通过动物跳台反射行为测试再次判断实验组动物是否仍有耳鸣产生;对照组动物不行双侧听神经切断术,其余实验步骤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动物平均每10次刺激间隔期出现假阳性反应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双侧听神经切断、注射水杨酸钠2小时后,在无声音刺激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出现跳台动作频数明显减少,平均每10次刺激间隔期出现的假阳性反应为1.59±0.12次,与对照组(2.69±0.78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听神经切断术后水杨酸钠注射不能使大鼠产生耳鸣,说明听觉外周是水杨酸导致大鼠产生耳鸣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