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及其受体水平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盒进行激素水平测定,同时行分段诊刮送病理检查及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E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及有排卵型功血患者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除有排卵型功血外,其他各种类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中ER、P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及P<0.0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与E2、P水平及子宫内膜中ER、PR含量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A125与抑制素A联合检测在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绝经后正常妇女血清抑制素A浓度及卵巢恶性肿瘤妇女术前及术后7天抑制素A浓度;同时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相应患者血清CA125浓度。结果:抑制素A、CA125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00%,63.33%,两种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90.00%,二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抑制素A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卵巢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其在黏液性囊腺癌和颗粒细胞瘤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优于CA125。②抑制素A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指标。③CA125与抑制素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率。④抑制素A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7岁,因乳房未发育,未见月经来潮到我院妇科就诊.患者系第1胎,足月正常产,出生时父29岁,母26岁,母亲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先兆流产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4.
国外的多项调查显示,生育力正常的夫妇不避孕1年内的妊娠率为80~90%,2年的妊娠率为93%~95%;北医大与国家计划生育科研所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婚后1年的妊娠率为94.8%,2年为98.0%。上海纺织系统的材料表明,婚后1年初孕率87.7%,2年为94.6%。故多将不孕症的时间定为2年。但近年来,结婚及生育年龄的后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世界范围内不孕人口增加,为了临床上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胎儿窘迫产妇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左侧卧位,定时吸氧,治疗孕妇的并发症,尽量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6.
生化汤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淑奇  宋一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46-2247
目的探讨生化汤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妊娠38~49d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药物流产加用生化汤,对两组流产效果、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及月经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生化汤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显著高于单用药物流产组84%,P<0.05;出血时间(10.2±5.5)d,显著低于单用药物流产组(12.3±4.6)d,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生化汤可改善药物流产效果,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的方法及意义,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6例子宫内膜癌、2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2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切片ER、PR的表达,结果显示,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阳性率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内膜癌ER、PR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正常内膜与不典型增生内膜ER、P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内膜与内膜癌、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ER、PR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免疫组化ER、PR含量SP法测定对临床预后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阴道病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1] ,其发病率为 15 %~ 6 4% ,好发于性旺盛时期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有关 ,可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 ,妊娠并发细菌性阴道病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2 ] ,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采用捷力胶囊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99年 3月~ 9月 ,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除有以下情况 ,如幼女、未婚、月经期等…  相似文献   
9.
妊娠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W-K综合征)的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发生率低,死亡率高。由于该病在临床上罕见,往往不被人们认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其预后。现将我院所见的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26岁,因停经3个月,呕吐、心慌、乏力2个月于1999年4月 14日入院。末次月经:1999年1月7日,平素月经正常。停经后40天出现早孕反应,恶心、呕吐、厌异味、倦怠、渐加重。呕吐次数10~20次/日,伴吐胆汁。于住院前半个月曾先后2次院外补液治疗,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器妊娠的原因。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带器妊娠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环位置异常是带器妊娠的主要原因。发现带器1年内妊娠比例较高,与节育环位置异常未发挥作用有关;节育环的扭曲、变形、嵌顿多由于宫腔各径小于节育环对应径,造成子宫长期刺激性收缩所致;带“T”型环比金属环发生带器妊娠的比例低,与作用原理不同有关。结论 应选择与宫腔形态相适应的节育器。关键词节育环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