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8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288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855篇
内科学   446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2篇
综合类   1886篇
预防医学   800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585篇
  1篇
中国医学   648篇
肿瘤学   1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位置、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外浸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研究分析初次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前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位置、最大直径、数量、腺体外侵、受累腺叶数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以及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中,只有VI区淋巴结对前上纵隔淋巴结状态有影响;60例患者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60(16.67%)。相关因素的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对比:≥55岁vs <55岁(20% vs 16.36%, P<0.05);肿块位于下极 vs 上极 vs 中极(P>0.05);最大直径≥1.5 cm vs 最大直径<1.5 cm(18.18% vs 15.79, P>0.05);单灶 vs 多灶(21.88% vs 10.71%, P>0.05);单叶 vs 多叶(17.5% vs 15%, P>0.05);男性vs女性(20% vs 15.55%, P>0.05); Ⅵ区淋巴结阳性vs 阴性(24.43% vs 3.57%, P<0.05); 结论 总体来说,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研究发现VI区淋巴结状态可能与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支持、著者分布、被引频次、文献类型和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将导出的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借助频数分析法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纳入文献754篇,分别收录于262种期刊;以医学教育类期刊为主;基金资助率达50%;黄坪、张欣、李鑫辉等7人为核心作者;以人体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类课程应用研究最多;慕课应用研究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评价包括终末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平台考核、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大方面;研究热点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在护理教育、中医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结论 近5年,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发展迅速,核心作者已形成,但缺乏深度合作。未来应增加实验(训)类课程的应用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及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观察静坐少动女大学生在高强度间歇训练(HILT)干预后心肺耐力的变化,为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26名静坐少动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强度持续训练(MCT)组(n=13)和HIIT组(n=13),通过多级递增负荷试验方法测试受试者最大摄氧量,MCT组进行30 min 60%最大摄氧量强度的持续训练,HIIT组以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每次3 min间歇2 min共计6组的训练.两组均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8周.在训练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身体形态、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指标的测试和比较.结果 两组训练前后,HIIT组体质量指数(BMI)[(22.34±2.73) (21.56±2.39) kg/m2]、体脂百分比[(31.43±5.65)%、(28.85±5.52)%]与MCT组BMI[(22.98±3.23) (22.35±3.09) kg/m2]、体脂百分比[(33.15±4.48)%、(31.48±4.73)%]均下降(P值均<0.01).在心肺功能方面,HIIT组肺活量(VC)[(3.30±0.60) (3.61±0.54)L]、肺活量指数(56.22± 10.73,63.51±10.53)、最大通气量(MVV)[(81.44±20.45,91.17±15.64) L/min]升高,MCT组VC[(3.08±0.41) (3.19±0.36)L]、肺活量指数(52.74±8.66,55.62±7.88)升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有氧运动能力方面,训练前后HIIT组[(2 204.15±232.39)(2 539.23±339.39) mL/min]与MCT组[(2 136.15±240.76) (2 462.00±318.29) mL/min]的最大摄氧量均上升(P值均<0.01).结论 HIIT与MCT均能提高静坐少动女大学生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且HIIT优于MCT.  相似文献   
4.
教学查房是床旁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急诊住院医师的急诊临床思维。近年来由于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在不断深入,对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后在实际的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查房与日常的临床查房概念混淆、教学查房准备不充分、教学查房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学查房的互动性不强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查房的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探究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的有效模式,从而不断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2—4月选取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高职实习护生32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死亡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323名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总分为(8.50±3.27)分,处于较高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朋友或亲人去世、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是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不容乐观,其焦虑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院校和实习医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生死亡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7.
8.
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此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Mc Cune—Albright综合症(简称MAS)3型,常见病损多位于股骨、胫骨、肋骨或颌面骨,躯干病损可波及数根肋骨和椎体及其附件,其中椎体单发极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腰1椎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距小腿关节是人体中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很高。对于距小腿关节损伤,虽然多数人通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将转为慢性损伤或伤残。有鉴于此,探讨距小腿关节损伤的机制、找出距小腿关节损伤的原因及掌握预防的措施,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大众体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