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宏平  冯辉  孟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20-2620
目的:观察甘利欣与脉安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甘利欣与脉安定注射液,疗程10天。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分别为87.50%和68.75%。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增加(26.2±10.4)mmHg和(16.5±9.2)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下降(18.2±8.3)mmHg和(15.2±8.7)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利欣与脉安定注射液联合应用可以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与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8040位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使用二维和三维超声进行唇腭裂产前筛查,后对比产后颜面部检查结果,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产前诊断唇腭裂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共发现唇腭裂患儿14例,唇腭裂发生率为0.17%,二维超声检出唇腭裂患者8例,三维超声检出唇腭裂患者13例,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和敏感度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均0.05),但是两种检查的特异度并无显著差异(P=0.317)。结论联合二维和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的产前检查中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4.
正男男性行为者(MSM)由于其隐蔽性、多性伴及特殊的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肛交性行为特征,是艾滋病侵害的主要人群之一。全球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发现于美国的MSM人群中,我国首例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是MSM。我国每年报告经男性同性性传播的HIV/AIDS人数在总报告病例数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2.5%升高到2015年的28.3%。艾滋病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对2001—2015年报告的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或接触史有母亲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且现住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用Kaplan-Mel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40例,中位观察时间为2.39人年,死亡207例,死亡率为7.79/100人年。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首次CD4细胞计数、报告来源、治疗情况与研究对象死亡有统计学关联。经控制混杂因素后,首次CD4细胞计数为500~351个/μL、350~200个/μL、200个/μL的死亡风险是500个/μL的1.72倍、2.64倍和3.74倍;来源于医院就诊检测的死亡风险是检测咨询的2.13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62倍,2者的生存率曲线分布有统计学意义(X~2=386.705,P0.001)。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母婴传播艾滋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尚存在较大空间,首次CD4细胞计数、报告来源和治疗情况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对截至2016年底,现住址在广西,存活的,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病程尚未进展为AIDS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 按纳入标准,截至2016年底,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313例,占报告时间>10年的2.3%,占报告时间>10年且现存活的5.4%,占报告时间>10年且现存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26.6%;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男性占87.2%(273例)、报告年龄≤ 40岁占94.9%(297例)、农民占32.3%(101例)、单身、离异或丧偶占55.6%(174例)、汉族占69.3%(217例)、经注射吸毒感染占68.1%(213例)、来源于监管场所者占52.1%(163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报告年龄≤ 40岁(与报告年龄>40岁相比,aOR=1.55,95% CI:1.31~3.12)、经注射吸毒感染(与经性传播相比,aOR=1.23,95% CI:1.10~1.74)是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存在一定比例,为进一步探究其规律,需开展大样本量宿主免疫学、遗传学及其病毒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为52.2岁[1].据WHO报道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47万新的宫颈癌病例得以诊断,大约23万妇女死于该病,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就达13万例,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不同水平对治疗脱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ART库选取2008-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首次开始ART、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分析其ART脱失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5月30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RT时基线CD4不同水平对ART脱失的影响。结果 共计58 502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平均脱失比例为4.8/100人年。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RT前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改变、ART开始年份等因素后,基线CD4为200~、351~、≥500个/μl组HIV感染者的脱失风险分别是<200个/μl组的1.110(95% CI:1.053~1.171,P<0.001)、1.391(95% CI:1.278~1.514,P<0.001)、1.695(95% CI:1.497~1.918,P<0.001)倍。HIV感染者因为依从性差而停药的比例为56.0%(1 601/2 861)。结论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ART时CD4水平提高,ART脱失风险明显增加。为减少ART脱失,应充分考虑开始ART时CD4水平,加强依从性宣传教育和治疗机构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种以复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脑病,具有复杂的心理学、生物学与社会学病因机制。成瘾者对毒品有很强烈的心理渴求,容易产生瘾癖,其人格和行为模式与正常人有差异性,即使有戒毒意愿,但所作所为往往相互矛盾,戒毒意志不坚定,不能承受戒断反应,导致戒毒失败。随着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如在脱毒期给予系统化药物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各种护理干预形式,处理好脱毒期各种影响因素,能提高患者对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顺利完成脱毒治疗,降低复吸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