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进行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模拟。方法,采用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的思想,选取大于模拟的胫骨上端外形的模拟域,从不固定外形出发,对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及外部形状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的胫骨上端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与真实结构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和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97例NSCLC患者为对象,检测CEA mRNA和CK19 mRNA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比较指标阳性者与阴性者3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指标阴性组尤其是24个月生存例数显著多于阳性组(P<0.01-0.05).结论:检测血液CEA mRNA和CK19 mRNA有助于客观评估NSCLC预后.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罹病.治疗该病古今医家多雷同,其疗效各异.总有效率均可达到95%以上,治愈率也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力负荷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我们进行了人工加载对悬吊和去势SD大鼠胫骨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选取9月龄雌性SD大鼠42只,分为对照组、悬吊组、悬吊加载组、假手术组、去势组、去势加载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活体加载装置每日对悬吊加载组和去势加载组大鼠加载15min,频率选取5Hz,外部载荷先取3N。4周后处死大鼠,分别取胫骨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横断面测量及压缩试验,分析胫骨的力学性能。结果 悬吊组大鼠松质骨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悬吊加载组最大载荷较悬吊组明显增大(P〈0.05):去势组及去势加载组大鼠松质骨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悬吊组大鼠密质骨最大载荷及骨密质骨面积较对照组有所减小(P〈0.05),去势组及去势加载组大鼠密质骨最大载荷较假手术组有所下降(P〈0.05),去势组密质骨面积较假手术组有所减小(P〈0.05),各组密质骨弹性模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加载能显著提高悬吊大鼠胫骨的力学性能。去势大鼠骨重建闭值已经升高,需更大的负荷才能维持去势前的骨量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治疗的黏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正常大鼠去势所致骨质疏松大鼠和以电针、灸法、雌激素、电针加雌激素、灸法加雌激素治疗组大鼠骨的压缩、应力松弛、蠕变等力学性质.选用280~320g,4~5月龄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骨质疏松模型组7只,电针治疗组7只,灸法治疗组7只,雌激素治疗组7只,电针加雌激素治疗组7只,灸法加雌激素治疗组7只,对实验组大鼠于0周摘除其卵巢.各组大鼠饲养40周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胫骨进行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各组大鼠胫骨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以三参数模型进行处理,拟合应力松弛、蠕变曲线,得出了各组应力松弛、蠕变方程.结果表明,正常组和治疗组7200s应力松弛量和蠕变量大于模型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试验、电化学发光法、干式化学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59例,心肌缺血组7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32例。结果 (1)AMI、UA组的IM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MA、CK-MB、cTnT、心电图(ECG)诊断AMI的敏感性为IMA>ECG>CK-MB>cTnT,cTnT动态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达到61.5%。结论联合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的标志物,并根据各项标志物在发病不同阶段的敏感性,能提高ACS患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9.
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又称钴结合蛋白(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是人血清白蛋白流经缺血组织产生的,是急性缺血事件早期诊断的一个非常有用的血清生物学指标。目前临床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根据白蛋白钴结合试验(the albumin cobalt binding test,ACB)原理,用比色法测定IMA。Stejskal等[1]通过实验验证了通过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IM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作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孟广伟 《河北医学》2013,(11):1741-1742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对成分血输注安全认知的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输血安全认知情况问卷共10项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x。检验分析。结果:城乡白血病患者对成分血输注安全意识情况比较,X2=22.64,P〈0.01。不同文化程度白血病患者对成分血输注安全意识情况比较,X2=40.81,P〈0.01。结论:城镇居住的白血病患者较农村居住的更有输血安全意识,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更有输血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