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和探讨ω-3脂肪乳剂减轻重症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SIRS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20%中长链脂肪乳剂500 mL/d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ω-3脂肪乳剂100 mL/d静滴治疗,治疗持续1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白介素)-1、IL-6、IL-8、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PCT、IL-1、IL-6、IL-8、ALT和AS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PCT、IL-1、IL-6、IL-8、ALT和AS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脂肪乳剂减轻重症患者SIRS的临床效果显著,预后提升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P(cv-a)CO2/C(a-cv)O2]与脓毒症发生病情恶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将脓毒症病人169例根据治疗后的病情转归分好转组(n=121)和恶化组(n=48)。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影响,应用ROC曲线分析P(cv-a)CO2/C(a-cv)O2等因素预测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价值。结果2组年龄、性别、WBC、CRP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APACHEⅡ评分、PCT、LAC、P(cv-a)CO2和P(cv-a)CO2/C(a-cv)O2均高于好转组(P < 0.01),C(a-cv)O2低于好转组(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LAC、P(cv-a)CO2和P(cv-a)CO2/C(a-cv)O2是影响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ROC曲线显示,P(cv-a)CO2/C(a-cv)O2预测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诊断效能高于APACHEⅡ评分、LAC和P(cv-a)CO2的预测价值(P < 0.05),其最佳截点为>2.05 mmHg/mL,此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2.93%、特异性为82.64%。结论P(cv-a)CO2/C(a-cv)O2能有效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病情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孙风来  马耀  林海 《安徽医药》2014,(7):1313-1314
目的观察不同预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的差异,探讨PiCCO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PiCCO检测下采用常规集束化治疗,28d后根据预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iCCO的差异,探讨该指标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27例患者病情好转,23例病情恶化死亡,分别纳入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的CI、EVLWI、PVPI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TBVI、SVRI差异不明显(P〉0.05)。以患者转归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入院时CI(R=0.509)、EVLWI(R=0.634)以及PVPI(R=0.312)对患者预后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PiCCO监测可评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CI、EWLWI、PVPI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