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率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于孕晚期按1:1比例随机分为注射HBIG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内均尽快注射HBIG 200 IU,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10μg,按0、1、6月方案注射.新生儿于7月龄及12月龄时检测外周血HBV标记物.结果 孕晚期注射HBIG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孕妇所生新生儿共103例,在7月龄、12月龄时均无HBV携带,阻断率均达100%.结论 新生儿出生2 h内尽快注射HBIG 200 IU,同时按0、1、6月方案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即可获得满意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孕晚期注射HBIG对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HBV变异率远高于其他DNA病毒,这是因为HBV有很高的复制率,并存在由PNA中间体到DNA负链的反转录环节,而此环节所需的HBV聚合酶缺失校正活性,不能去除错误掺入的碱基.HBV变异可以在慢性持续感染过程中自然发生,并受各种内、外源性因素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的长期使用,使我们已经非常关注耐药性HBV的产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就存在的变异株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变异,因此我们应用半套式PCR(snPCR)法测定了60例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全长反转录酶(RT)区,并进一步分析其HBV RT区耐药变异的特征,旨在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对156例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者进行了临床病原学研究。结果HEV感染者主要是青壮年,平均年龄39.66岁,男性高于女性;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黄疸型占84.6%。结论HEV可以与任何一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伴有HEV的多重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可导致原有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5.
肝性脊髓病是由肝病引起的慢性脊后索与侧索联合病变的综合征。病理表现脊髓的椎体束有明显的脊髓鞘脱失。此病相较少见。现报告 2例。1 临床资料和结果病例一 :患者男性 ,4 8岁 ,住院号B0 870。主诉肝硬化 ,脾切除病史 2年 ,间断意识障碍 1年 ,行走不便 1个月于2 0 0 1年 4月 10日入院。于 5年前因乏力 ,纳差、尿黄 ,肝功异常 ,HBsAg阳性 ,经护肝治疗 ,肝功能好转。 2年前出现呕血 ,在外院诊断肝炎后肝硬化 ,并行脾切术。 2年来因肝性脑病先后 3次住院 ,1个月前出现行走不便 ,第四次住院。查体 :T36 5℃ ,P 86次 /分 ,P 18次 /…  相似文献   
6.
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肝病发生率也在增加。重视研究老年肝炎确有必要,故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并与青壮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3年6月~199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60例。年龄60~80岁,平均68岁。男45例,女15例。同时随机选择青壮年急性病毒性肝炎65例为对照组。年龄18~55岁,平均35岁,男40例,女2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留取血清做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检查。13 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和腹腔感染等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4.91±13.30)岁。存活60例,平均年龄(43.60±11.14)岁,病死36例,平均年龄(47.18±16.3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0,P=0.268)。(2)根据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96例患者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慢性肝炎基础上的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肝功能衰竭62例(64.58%)。有肝性脑病表现者60例(62.50%)。(3)所有患者中病死36例,总体病死率为37.50%。单因素分析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显著相关(χ~2=10.41,P=0.001;χ~2=13.70,P0.001;χ~2=42.84,P0.001)。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并发者(51.67%vs 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09,95%CI:6.212~149.845;OR=69.161,95%CI:12.216~391.571)。结论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例1,男性,64岁。主因乏力、食欲不振、黄疸3天,意识障碍3h入院。查体:T35.5℃,P67,R20,Bp130/90mmHg。意识不清,查体不合作,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压眶反射存在,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肺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330U,谷草转氨酶220U,总胆红素240μmol/L,白蛋白/球蛋白34/31,抗HEV阳性,抗HEVIgM阳性,HBVM全部阴性,抗HCV阴性,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4%,血氨142μmol/L。诊断: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重型。给予综合性治疗,白蛋白、新鲜血浆等支持疗法,脱氨药、促肝…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肝脏可以逐渐变小变硬,脾脏可以逐渐增大,导致门脉高压和脾脏肿大变硬,预后非常严重,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仍没找到一种理想的药物能有效地阻止脾脏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干扰素 α 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期间 ,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5.8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干扰素 α-2a3MIU 次 ,每周 3次 ,疗程 6个月。观察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的动态变化。结果 完全有效组治疗 1个月后 ,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 [(3 99± 0.91)log1.0 ],明显低于部分有效组[(5.6 3± 1.31)log1 0 ]和无效组 [(6.6 9± 1.4 2 )log1 0 ],(P <0.0 5 )。疗效不同的 3组患者经过 1个月的治疗 ,血清中HBV DNA定量分别下降 (2.5 0± 0.4 4 )log1 0 、(1 6 2± 1.12 )log1 0 和 (1 0 5± 1.35 )log1 0 。通过多因素分析 ,用干扰素 α-2a治疗 1个月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阴转 ,提示干扰素 α-2a的疗效好 ;治疗前ALT高水平和无家族史也与其疗效好相关。结论 患者治疗 1个月后血清中HBV DNA定量是预测干扰素 α 2a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