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AVM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处理技术分别为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表面遮盖法(SSD).结果:70例患者中,17例发现AVM,24例发现脑动脉瘤和3例发现烟雾病,26例CTA和DSA检查阴性.17例AVM患者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6例发现供血动脉(94%),15例可见引流静脉(88%).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AVM检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在AVM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的表达及对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 CAL)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27例(川崎病组), 根据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分为CAL组和无CAL组, 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查体的健康儿童30名为健康对照组, 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30例为发热对照组。比较有无CAL组川崎病患儿与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 不同冠状动脉扩张程度CAL患儿血清sCD40L水平, 分析川崎病患儿血清sCD40L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和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影响因素, 评价血清sCD40L用于川崎病并发CAL的筛查效果。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并做Bonferroni校正。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52例受检者按心率≤70次/min和>70次/min分为2组,分别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预览R-R间期0%~100%的21幅图像(间隔5%),选择显示左、右冠状动脉最清晰的一幅,应用原始数据重建该时相的薄层图像,再进行MIP、MPR、CPR、VR重建。2组图像质量均分为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和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2类。结果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多位于55%~65%R-R间期。心率≤70次/min组,有87%(301/346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70次/min组,有78.8%(134/170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结论影响冠状动脉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冠状动脉运动、冠状动脉钙化、心率波动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时相预览法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时相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52例疑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心率分为二组:第一组心率≤70次/min32例,第二组心率〉70次/min20例,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0.75mm准直器宽度。选取增强扫描图像的右冠脉中部层面,运用时相预览序列预览R.R心动周期0%-100%的21幅图像(间隔5%),选择显示左、右冠脉最清晰的一幅,记录其时相。对第一组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对第二组采用双扇区重建算法,应用原始数据重建最佳时相的薄层图像,再进行MIP、MPR、CPR、VR重建。结果:第一组单扇区重建的最佳时相为55%-65%R-R间期。第二组双扇区重建的最佳时相为60%-65%R-R间期(12/20),其次是35%-40%R-R间期(5/20)和70%-75%R-R间期(3/20)。结论:运用时相预览序列优选重建时相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多位于55%-65%R-R间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75%,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90.63%对部分肿瘤可直接进行病理学诊断。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及良恶性诊断可靠,对病理学诊断亦能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颈部、体部及四肢血管病变的患行多层螺旋CT平行及增强扫描,以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实时3D重建(RT-3D)、血管CT仿真内镜(CTVE)等多种方式重建。结果 MPR能保留有助于定性诊断的密度CT征象,多方位地显示附壁血栓、真假腔、充盈缺损等,但缺乏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立体观;SSD均能直观地显示血管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但不能显示管腔内的情况;RT-3D可清楚显示血管壁的钙化、测量各径线参数以及多角度观察病变,其图像优于其他方法的重建图像;CTVE可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真假腔、内膜片及钙化斑块的形态。结论 综合应用多层螺旋CT的各种重建技术诊断血管性疾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表面覆盖法(SSD)、实时3D(RT-3D)、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多种方式重组。16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造影证实,其中2例术后进行了复查。结果:SSD能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全貌,病变与分支血管的关系,但显示管腔内的情况欠佳;RT-3D图像优于其它方法的重组图像,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壁的钙化、测量各径线参数以及多角度动态观察病变,但重组时间较长。MPR能保留有助于定性诊断的密度CT征象,多方位地显示附壁血栓、真假腔,并能显示主动脉旁血肿等合并症,但缺乏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立体观。CPR可连续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弥补MPR的不足。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特异性征象,综合应用多层螺旋CT的各种重组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峡部裂为关节突间的骨性缺损,易导致脊柱滑脱,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变形,椎小关节退变等。结论:CT能客观地提示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CT诊断脑脓肿68例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孙益芳脑脓肿是脑内常见病之一。本文报告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脑脓肿CT表现并进行分析,以提高脑脓肿的CT诊断。1材料与方法1.1病例 我院自1988年12月至1995年10月CT检查并经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