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时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开展已比较普遍。较多文献证实了换血治疗可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迅速下降,但关于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少。为了解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换血量,我科特设计此前膳性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2.
<正>1 临床资料 先证者:男,10 d,因发热6 d而入院。患者于出生第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时最高体温达39 ℃,无咳嗽,无抽搐,给予抗生索治疗体温不能控制,仍有间断发热,起病以来,精神好,吸吮奶好,大、小便正常。入院时体格检查:38.6℃,呼吸55次/min,心率145次/min,BP 90/40 mmHg,哭声宏亮,面色红润,前囟平,2.5×2.5 cm,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BNA),了解其在诊断、预后上的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入住我科的新生儿HIE患儿全部进行新生儿行为检查,出院后尽量随访。结果:测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06例、NBNA1302例次。NBNA分值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上升,并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重度HIE在各时段的分值均最低,轻、中度HIE分值则上升较快。行为能力6项始终是扣分的主项,其中主要是对红球、对说话脸和对格格声的反应,其次扣分的是主动肌张力中的直立位和头竖立。在预后较好和差两组之间NBNA在第2周的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34.5分和32.3分)。结论:NBNA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分度和预后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68例,1组为白蛋白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白蛋白1g/(kg·次),1次/d×3d;2组为对照组29例,予20%的甘露醇0.125g/(kg·次)静脉注射,每隔6h1次,1次/d×3d。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日龄24h内、72h、7d分别行头颅B超检查,日龄7d、14d、28~35d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NBNA)测定,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脑水肿均在72h时改善,日龄7d NBNA两组比较无差异,但日龄14、28~35d时复查NBN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蛋白治疗新生儿HIBD,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起到脱水消除脑水肿,还能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改善新生儿HIBD患儿的预后,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出血139例临床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7)孙正香,刘新晖,吴红艳肺出血是新生儿期一些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常发生于各种严重疾病的晚期。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很高。现将1987年12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13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尿乳酸脱氢酶(LDH)、γ-谷胺酰转肽酶(γ-GT)、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探讨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变化。方法:测定窒息组(轻度30例,重度20例)、对照组(10例)生后24 h、48~72 h、7天尿LDH、γ-GT、α1-MG含量。结果:窒息组3个时段尿LDH、γ-GT、α1-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48~72 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3个时段尿LDH、γ-GT、α1-MG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生后48~72 h各项指标,灵敏度最高的为尿LDH,其次分别为尿α1-MG及γ-GT,血BUN及Cr灵敏度较低。结论:尿LDH、γ-GT、α1-MG升高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损害密切相关,以生后48~72 h最明显,可作为反映肾损伤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出血1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正香  刘新晖 《湖南医学》1998,15(3):161-162
  相似文献   
8.
35例小于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VLBWI的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VLBWI的病死率。方法对1995年-2000年6月的35例VLBWI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衰竭、肺出血、循环衰竭为死亡的前三位原因。结论预防早产、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加强护理、加强喂养、实行保护性隔离对降低VLBWI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22h,因气促、发绀,发现左侧腹股沟肿块,胸部畸形22h人院。患儿足月剖腹产,出生时有窒息史,羊水Ⅱ度污染,孕母31岁,孕5-6个月时有先兆流产史,流血2次,量不多,服安胎药(种类不详)。有同胞一人,体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换血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b)、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皮质醇(Cor)含量的影响,旨在判断换血治疗是否将引起患儿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恢复。方法 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进行了外周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的足月新生儿共56例,均留取换血治疗前所抽出的第一管血以及换血治疗结束后24h、168h的血标本,测定血清IL-1b、IL-6、TNF-α及Cor含量。结果治疗后24h与治疗前比较,血清Cor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b、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与治疗后168h比较,各细胞因子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8h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b浓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治疗技术成熟,严格规范操作的换血治疗对机体不会产生重大的应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