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尿酸是核酸和核蛋白的代谢产物,体内尿酸含量不正常可以显示上述物质代谢障碍。尿酸的测定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如试剂盒的选择、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运用终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本研究组制备的引物和荧光探针分别将HBV-DNA质粒及临床标本进行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再将普通PCR产物在荧光测定仪上测定荧光强度,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相比较,观察其符合程度。另外,运用相同方法比对本研究制备的PCR体系与市售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DNA的符合程度。结果终点法荧光定量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质粒及临床标本结果一致(P>0.05),与市售荧光定量PCR试剂比较,其符合程度较高(P>0.05)。结论终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HBV-DNA标本稳定可靠,可作为荧光定量PCR的应用方法之一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发生和发展经历了脂肪斑块的形成、堆积→斑块的破裂→冠状动脉内凝血→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到心肌坏死的逐渐演变过程,临床医生在ACS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心肌标志物早期鉴别,对临床管理和治疗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TT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首先从未知病原学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一种被称为TTV单链DNA病毒以来,几年来先后有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本文综合近期国内外文献概要就TTV的流行特点,该病毒的结构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检查方法与致病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TT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首先从未知病原学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一种被称为TTV单链DNA病毒以来 ,几年来先后有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本文综合近期国内外文献概要就TTV的流行特点 ,该病毒的结构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检查方法与致病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8.
应用物理化学原理,采用超滤膜抽滤、直接从血小板中提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提取的PDGY用经典的3‘H-TdR渗入法,MTT法培养3T3细胞动物生物学实验。其结果表明,提取的PDGF具有同国外购置的PDGF同样生物活性,即促进细胞,毛细血管增生,修复创伤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免疫抑制药物环孢霉素A通过与胞浆内的环孢霉素A受体及钙调磷酸酶形成三元复合物,进而阻断T细胞活化,达到免疫抑制的目的。但同时可以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簇和活性氮簇等氧化应激物质产生,从而对细胞形成毒性作用。另外,环孢霉素A结合线粒体膜间腔的环孢霉素受体D后,可引起迟发的溶酶体损伤,激活组织蛋白酶D,导致DNA操作和细胞坏死。环孢霉素A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其用药剂量及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来降低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超滤膜抽滤,直接从血小板中提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提取的PDGF用经典的3′H-TdR渗入法、MTT法培养细胞及动物生物学实验来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本文提取的PDGF同国外购置的PDGF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即促进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增生、修复创伤组织的功能。本文为直接从血小板中提取PDGF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手段,并为该因子临床应用,即促进难愈性伤口愈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