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孙孝东  栗素文  马云 《中外医疗》2008,27(26):135-135
肿瘤血管形成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实体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形成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胰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也同样存着肿瘤血管形成的依赖性,但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对胰腺肿瘤血管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220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20例急性脊髓型减压病进行及时再加压、高压氧、药物、心理干预和功能训练治疗.结果:治愈99例,占45.O%;好转108例,占49.1%;无效13例,占5.9%.结论:对于急性脊髓型减压病,再加压治疗应越早越好;适当、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药物、心理干预和功能训练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生物免疫疗法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并完成辅助治疗的I~III期胃癌患者64例,根据患者采取的辅助治疗方案分为免疫组(n=36)和化疗组(n=28),免疫组患者术后采用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化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于辅助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等免疫功能指标,并采取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辅助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患者辅助治疗开始后3周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化疗组患者的67.86%(P<0.05);免疫组患者在生物免疫治疗后血清中CD3+、CD4+、CD4+/CD8+、NK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免疫组和化疗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37±17.43)分和(70.14±15.2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患者在情感功能、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腹泻方面优于化疗组,差异军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给予生物免疫疗法,可有效增强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整体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胰头癌和壶腹部癌在临床上有许多共同点,通称为壶腹周围癌.壶腹部癌的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胰头癌.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病例1:某男,56岁,2006年12月31日睡于生有煤炉的密闭室内,于同日晚23时被同室居住的家人发现昏迷,伴大小便失禁,持续至2007年1月2日上午6时被家人唤醒,醒后感头昏伴周身乏力,意识模糊,不能完全正确回答问题。当天就诊于外院,化验CO-Hb正常。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回家,回家休息4d感头昏及周身乏力症状渐加重,于2007年1月6日入我院。查体:神清,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6.
前庭减压病是重型减压病的一种,是由于气泡累及前庭平衡系统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眩晕为主,类似耳性眩晕病的症状,故有潜水眩晕症之称.我院1995年3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该型患者6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6岁。15个月前在我院行经腹食管裂孔旁疝手术复位、疝成形及修补术,术后上腹不适、返酸及绞痛消失。近十几天来感上腹痛、返酸,平卧时加重,站立或坐位时症状减轻,夜间不能平卧睡眠。X线透视及钡透发现:膈上可见胃囊。诊断为复发性食管裂孔旁疝。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收治了“放漂”致重症减压病合并肺气压伤患者6例,通过积极救治,4例痊愈,2例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现对其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保证高压氧舱的安全,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高压氧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重抓实效:制定并落实“一日安全措施”;严格消毒隔离,防止高压氧舱成为传染源。结果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24年来高压氧舱安全无事故。结论制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保证高压氧舱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前出现右侧面部麻木、不适,于某医院行MRI检查示:“右桥小脑角区囊、实混合性占位”,诊断为“右听神经鞘瘤”。行“听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后予脱水、预感染及对症治疗近1个月,患者听力仍无明显改善,且感头晕伴恶心,无呕吐。示齿口角向右偏斜。接诊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升压至0.25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