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裸露及继发感染,临床修复较为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可重建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削痂时机对深Ⅱ度烧伤局部IL-8释放及创面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清创时间将其分成A组(n=48)与B组(n=44)。两组患者均行削痂清创术,其中A组在伤后24h内清创,B组在烧伤24h后清创。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定植量、住院时间。分别在手术前后不同时段取烧伤局部的创面分泌物,检测两组白介素-8(IL-8)的释放量,并测定创面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于观察创面炎症反应的变化,并分析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B组,且术后1周的细菌定植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术后1周的创面IL-8释放量较术前、术后1d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创面IL-1、IL-6、TNF-α水平低于术前,IL-10水平高于术前,且A组创面IL-6、TNF-α水平低于B组,IL-10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B组为9.0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削痂能下调深Ⅱ度烧伤患者局部IL-8释放量,并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与烧伤24h后清创相比,在伤后24h内行削痂清创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9月~2009年10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2.0㎝×4.0㎝~4.0㎝×7.5㎝。皮瓣切取范围为3㎝×7㎝~4㎝×8㎝。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出现瘀血坏死,经换药及植皮愈合,术后10例经3个月~4年随访,皮瓣血运、外观、质地、色泽、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烧伤外科和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在感染部位、细菌种类、细菌构成及细菌耐药性的特性差异.方法 常规培养鉴定细菌,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烧伤组检出细菌277株,其中创面分泌物的比例最高(71.48%),非烧伤外组检出细菌218株,其中痰液的比例最高(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与非烧伤组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药性方面,烧伤组与非烧伤组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外科中创面分泌物的检出菌株最多,其次是血液,而非烧伤外科中痰液中检出菌株最多,其次是伤口分泌物,穿刺引流液,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在不同类型的外科根据各自发生病原菌感染率较高的类型、部位等情况,以便于适当选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治愈后,常存在广泛的疤痕增生和多部位疤痕挛缩畸形。由于全身可利用组织和皮源极少,后期功能部位整形有一定困难。2002年3月~2006年4月,我科应用J-I型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刃厚皮,为28例痕挛缩畸形部位行功能整形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7.
孙同祖 《临床医学》2009,29(11):107-107
由于种种原因,深度烧伤晚期常发生残余创面.而残余创面易感染.因此创面往往迁延不愈,其治疗也比较困难。笔者自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烧伤残余创面换药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生理功能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翼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采取三瓣吻合矫正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上睑活动度及术后3个月的美学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与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与上睑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均较术前降低、上睑活动度较术前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眼睑自然闭合时睑裂高度为(1.33±0.28)mm,低于对照组(1.89±0.35)mm,上睑活动度为(5.17±1.21)mm,高于对照组(4.49±1.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美学效果总评分为(8.67±0.20)分,高于对照组的(8.04±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瓣吻合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可有效改善提上睑肌肌力,改善眼睑生理功能,获得理想美学效果,疗效优于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翼状韧带悬吊术,可作为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部、耳屏前小切口中不同的SMAS筋膜悬吊点治疗轻中度面部老化中的改善情况。方法:笔者至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56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7例。根据患者面部松弛的程度设计3~5个悬吊点,采用颞部发际内、耳屏前3(或5个)个小切口,沿SMAS筋膜的浅层进行分离,上至眉弓下至对耳屏,前置颧弓缘,分别折叠SMAS筋膜悬吊于骨膜上。结果:56例患者,5例伴有睑袋,效果欠佳,再次联合睑袋去除术后,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行颞部、耳屏小切口SMAS筋膜悬吊点的选择在面部提升术中的具有微创、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于传统切开法相比,避免了切口的瘢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剥离范围的损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创面植皮联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创面植皮后使用普通敷料加压包扎封闭创面,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两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方式效果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两周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创面采用植皮联合VSD技术修复,术后相关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风险明显降低,操作简便安全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