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的唯一途径,任何影响脐带血流通畅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其中以脐带缠绕最为常见,其发生率为20%~25%左右,其中又以脐带绕颈多见。如能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可显著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胎儿脐带绕颈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介绍了我院2003年7月-2004年7月间利用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脐带绕颈4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幽门螺杆茵(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26075例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作胃黏膜Hp现症感染检测。结果 上消化道疾病Hp现症感染检出率达94.95%,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最高(99.84%);其次为慢性胃炎(94.71%)和胃溃疡(92.36%);胃癌阳性率也达76.95%。结论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关系极为密切。与胃癌之间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乳腺肿块性质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可靠的方法和依据。本文根据不同乳腺肿块的各种不同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探讨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脊麻后头痛是脊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病人比较痛苦的问题,发生率在3%~30%。治疗方法多采用卧床,头低位,加大输液量,应用激素,蛛网膜下腔注入生理盐水,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自体血等。我院试用硬膜外持续输注生理盐水治疗脊麻后头痛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在困难插管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成年患者,ASAⅠ~Ⅲ级,其中Mallampati困难插管评估Ⅲ级者34例,Ⅳ级6例,术前估计为非困难插管者8例。5例直接应用逆顺引导气管插管;35例清醒盲插失败,8例全麻诱导后经口明视喉镜插管失败,改逆顺引导插管成功。结果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结论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是解决困难插管危急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脊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选择行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40例,年龄60~8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左旋布比卡因5mg加芬太尼25μ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B组,左旋布比卡因7.5m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实施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达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消退时间,血压与心率变化以及恶心、呕吐、寒战、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B组低血压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与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要求,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型气管导管在慢诱导插管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需全身麻醉插管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2岁,ASAI~II级,随机分为加强型气管导管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A组)和普通型气管导管快速诱导插管组(B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前、插管后2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 2组方法均能完成气管插管,A组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气管导管在慢诱导插管中可行,有效,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上,经腹子宫切除术要求麻醉时间较长,肌肉完全松驰,骶神经阻滞完善,而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难以完全满足其手术要求。近年来,我们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应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嘧达莫的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嘧达莫(Dipridamole Dip),又名潘生丁,是一种传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具有抗凝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随着应用的广泛,人们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调节免疫的作用,而用于一些肿瘤、病毒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产生一些较为少见的副作用,现笔者对Dip的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孙华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01-20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已在我院开展,在临床操作中,我们认为套管针穿刺是PICC成功的关键步骤。我们采用注射器辅助套管针穿刺的方法,效果很好,提高了PICC的成功率,避免了静脉切开,减轻了患者痛苦。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