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中人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弓形虫(TOXO)、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86例早孕妇女的外周血、宫颈分泌物、绒毛组织检测CMV、HSV-Ⅱ、TOXO和CT.结果486例早孕妇女的外周血、宫颈分泌物、绒毛组织中CMV、HSV-Ⅱ、TOX-O、CT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62%、2.67%、1.86%和17.08%.外周血中CMV、HSV-Ⅱ、TOXO检出率分别为1.64%、0.82%及1.65%;绒毛组织中CMV、HSV-Ⅱ、TOXO检出率均为0.21%;分泌物中CMV、HSV-Ⅱ、CT的检出率分别为5.76%、1.64%、17.08%.除CT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外,其余各项检测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未产妇与经产妇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早期血清CMV、HSV-Ⅱ、TOXO及CT的检测不必定为筛查的项目,对早孕妇女,可首先考虑作分泌物检测.  相似文献   
2.
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在判断畸形儿病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1985~1995年在我院尸体检查证实为畸形死亡的39例围产儿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有关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围产儿致畸原因。方法:用改良的水浴脱蜡、直接裂解及酶解法,进行石蜡包埋的死亡围产儿肝、脑组织的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同时对送检胎盘者,取胎盘石蜡包埋组织,分别作上述病原体的检测。结果:39例中25例检出病原体,检出率为64%。其中泌尿生殖系统畸形13例中9例检出病原体,神经管缺陷12例中8例检出病原体。此两种畸形中病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8%。结论:本组资料证实宫内感染是围产儿致畸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对胎盘感染常见的形态学变化及畸形儿胎盘常规送检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 TCD)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VBI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颈部彩超检查以及TCD检查,比较2组的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粗,Vm及VFO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I、B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低流速Vs及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流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CD联合彩超检查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单独检查明显提高(P<0.05)。结论:彩超联合TCD检查能够提高VB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或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176例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本地区的药物流行病学概况,以便进一步开展ADRS监察工作,方法:采用Poxplus系统建立数据库,对176例诊断为药疹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以20 ̄40岁为高发年龄,引发药物包括从呋喃唑酮、磺胺类至阿莫西林,头孢类等β内酰胺类药,中药引发的药疹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结论:引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已逐步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5.
76例胎儿窘迫的胎盘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终止早孕流产物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69,自引:2,他引:69  
对米非司酮(RU486)联合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流产物133例进行大体检查,镜下检查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以同期停经49日内人工流产标本1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流产物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药物流产者的流产物病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而药物流产者绒毛爱化的量及其退变程度均远较对照组严重。本文还讨论了RU486对蜕膜及绒毛的影响,提出了RU486是否直接作用于滋养细胞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剑英  刘伯宁 《上海医学》2001,24(6):373-375
目的 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标本冷冻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间Ⅰ期子宫内膜癌全子宫标本作冠状剖开的49例,进行巨检、冷冻诊断及石蜡诊断,分析肿瘤组织学及其肌层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 组织学类型的冷冻诊断及石蜡诊断完全一致;组织学分级的冷冻与否蜡诊断符合率85.71%;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巨检与冷冻诊断、冷冻与石蜡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3.47%和89.80%。结论 按冠状剖开子宫后,仔细选择取材部位,可提高Ⅰ期子宫内膜癌冷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54岁。生育 2胎。 1 973年 2月在外院行人工流产及绝育术 ,术后经量增多约一倍 ,伴有痛经 ,但疼痛无进行性加剧。此次因月经量过多 ,经期延长 ,发现子宫肌瘤 ,于1 999年 1 2月入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双侧输卵管纟散端游离 ,浆膜面光 ,峡部见结扎痕迹 ,结扎部闭锁呈盲端 ,两端分开 ,结扎处近端切面管壁厚 3~ 5mm ;管腔狭窄 ,远端切面管壁厚 2mm ;全子宫标本见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及颈管息肉 1枚 ,1 5cm× 0 5cm× 0 2cm大。于双侧输卵管结扎部近端处与远端间隔 0 5cm处各取材 2块 ,结扎部远…  相似文献   
9.
神经管缺陷围产儿TORCH病原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剑英  王进进 《上海医学》1996,19(9):545-547
神经管缺陷围产儿TORCH病原体的检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孙剑英,刘伯宁,刘德莉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进进TORCH病原体引起的宫内感染造成围产儿不良结局者,临床上并非少见。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尸检证实为神经管缺陷而死亡的围产儿...  相似文献   
10.
张××,女,48岁,住院号201421。1980年3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79年2月,闭经3~+月自然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未曾治疗。1980年2月14日突然阴道大出血,伴血块而来院就诊,主诉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