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例简介患儿男 ,年龄 73d。主因间断咳嗽、喘息半月余 ,于 2 0 0 3- 12入院。入院前半月 ,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息 ,咳嗽呈阵发性 ,无犬吠样回声 ,近两天出现呼吸困难 ,口周及颜面发绀 ,病程中间断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 5℃ ,给予物理降温后热退。患儿父母健康 ,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 :T 36 8℃ ,P 134次 /min ,R 4 5次 /min。口周轻度发绀 ,三凹征阳性 ,胸廓发育正常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干、湿口罗 音 ,心前区无隆起 ,心率 15 0次 /min ,心音强弱不等 ,节律不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脉搏有力 ,律整。腹平软 ,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乳糖奶粉对药物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未用抗生素体格检查正常儿童151例.记录饮奶后消化道症状及尿半乳糖测定情况;住院应用抗生素患儿186例(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静脉滴注抗生素者,用药前无腹泻,用药后7天内出现腹泻的婴幼儿),记录住院患儿用抗生素后第1、2、3、4、5、6、7天消化道症状及尿半乳糖测定情况,并用无乳糖奶粉对其进行干预.结果 治疗组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天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性腹泻可继发乳糖不耐受,无乳糖奶粉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 ,6岁。近半年出现多汗 ,易激惹 ,睡眠不安 ,自诉下肢痛 ,于 2 0 0 2年 3月就诊我院门诊。体检 :神清语明 ,生命体征未见异常。皮肤黏膜完整 ,浅表淋巴结不大 ,头型方颅 ,胸廓对称 ,可见串珠肋 ,肋缘外翻 ,可见郝氏沟 ,双肺听诊未见异常。心音有力 ,节律整齐 ,95 /min ,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 ,触诊柔软 ,肝脏于右肋下可及边缘 ,质软 ,无触痛 ,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四肢活动自如 ,双下肢呈轻度“O”型 ,关节无肿胀。辅助检查 :血清钙 2 3mmol/L (正常值 2 1~ 2 8mmol/L ) ;血清磷0 5mmol/L (正常值 0 8~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对NB4细胞生长及凋亡、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四氮唑蓝比色(MTT),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凋亡率及CD14的表达,观察鼠尾草酸对NB4细胞的影响.结果 NB4细胞经2.5μmol/L以上浓度的鼠尾草酸作用后增殖受到抑制,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72h后,细胞形态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于NB4细胞72h凋亡率分别为7.216%、11.131 %、20.3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G0/G1期细胞阻滞.CD1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 CA对NB4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能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单独使用CA的分化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2岁。因乏力,皮肤色素沉着1年余,于2006年2月入院,患儿于1年前开始出现周身皮肤肤色变黑,以面部,肘膝等关节伸侧及摩擦部位皮肤为著,伴乏力,懒动,食欲减退,喜食咸食,家长发现后立即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浆皮质醇降低,尿皮质醇,尿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尿17-羟)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乙酰谷酰胺在脑瘫患儿治疗前后患儿血浆S-100蛋白,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的测定,揭示乙酰谷酰胺对脑瘫患儿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中S-100、CK-BB采用NAC法测定。结果脑瘫患儿乙酰谷酰胺治疗后2个月S-100、CK-BB含量与乙酰谷酰胺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乙酰谷酰胺对脑瘫患儿具有显著脑保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头痛在小儿时期是较常见的症状,是儿科神经门诊的常见病,各种小儿头痛中最常见的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上感和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多数预后良好。但头痛也可以是提示颅内严重疾病的信号,病因十分复杂,要仔细加以鉴别,尽快查处病变,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才不至于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8.
益萨林(又名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是儿科常用的、对机体毒性较小的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上毒副作用少见,无明显肾毒性,但偶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肾功能损害。在我们2000年至今收治的16例药物性肾损害患儿中有3例系益萨林所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女,10岁,2005-10-06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 d开始发热,体温在39℃左右,就诊当地医院,疑上呼吸道感染,行青霉素皮试阴性,遂给予益萨林3 g,Qd.ivgtt。2d后患儿热退,但却出现全程肉眼血尿,血尿为洗肉水样,呈鲜红色,且尿量逐渐减少,同时伴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