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皮和豚鼠皮新鲜及-196℃冷冻皮片匀浆做为抗原,研制出兔抗人和豚鼠的新鲜及-196℃冷冻皮片匀浆的可溶性蛋白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并通过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火箭扩散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电泳等不同免疫学电泳的检测,分别对新鲜皮片及-196℃冷冻皮片抗原性改变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人皮、豚鼠皮其新鲜皮片的抗原成份、抗原决定簇及抗原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196℃冷冻组皮片,因而证实了通过深低温冷冻的皮片其抗原性低于新鲜皮片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Clinical use of homograft stored by vitrific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sing 20% DMSO and 6% propylene glycol in Kreb' Ringer phosphate solution as cryopotective agent for homograft vitrification storage, the viability of stored bomograft (79.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low cooling storage (59.7%). About 540000 cm2 of vitrified homograft were used to cover the wounds after excision of burn eschar in 135 pateints with major burns. The take-rate was over 94%.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skin by vitrification can improve the viability and quality of skin and save time and cost.  相似文献   
4.
<正> [病例]患者,28岁。三胎三产,产后24小时因下腹痛和阴道流血急诊入院。患者前二胎顺产,第三胎在家分娩,产程较第二胎长,约12小时娩出。产后半小时胎盘不下,出血较多,接生员多次推压子宫底,并用力牵拉脐带,取出胎盘,此时产妇突然感到下腹剧疼,出血仍多,给50%葡萄糖100毫升静脉注射,并肌注催产素一支后出血减少,但下腹痛加重而转院治疗。查体:患者表情痛苦,呈贫血貌,血压13/9kPa,脉搏98次/分,血红蛋白86.5g/L,白细胞16.8×10~9/L。双合诊在阴道内触到一软包块,超拳大,有压痛,此包块上方两侧有二  相似文献   
5.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百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匀浆抗原性(量)>-196℃处理组>-80℃处理组>-20℃处理组>4℃处理组。由此可见,经各种低温处理的皮片匀浆抗原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原性越低,即抗原性低的组织失活就越重。  相似文献   
6.
以人皮和豚鼠皮新鲜及-196℃冷冻皮片匀浆做为抗原,研制出免抗人和豚鼠的新鲜及-196℃冷冻皮片匀浆的可溶性蛋白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并通过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火箭扩散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电泳等不同免疫学电泳的检测,分别对新鲜皮片及-196℃冷冻皮片抗原性改变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人皮、豚鼠皮其新鲜皮片的抗原成份、抗原决定簇及抗原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196℃冷冻组皮片,因而证实了通过深低温冷冻的皮片其抗原性低于新鲜皮片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采用ATPase染色法对人皮、豚鼠皮分别进行常温新鲜皮片组及H抗冻液组郎格罕氏细胞(LC)计数的比较,并对4种(4℃,-20℃,-80℃,-196℃)不同温度处理组的6个(1,2,3,5,7,14天)时相点的LC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人皮及豚鼠皮常温新鲜皮片组与H抗冻液皮片组的LC计数,在数量与形态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不同温度处理组及其各时相点LC计数规律为:冷冻温度越低,各实验组相同时相点的LC均值下降越显著,LC下降速率的谷值,以-196℃组下降最快(1天),该冷冻组降低的幅度也最大(仅为正常值的40%~50%)。在细胞形态学观察中发现冷冻后LC均存在明显变形、胞体缩小、胞突变短、消失等结构的改变。皮肤表皮LC是重要的移植抗原,它的数量的减少及细胞形态改变可能将会对推迟异体皮片的排斥反应及延长皮片移植后存活时间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烧伤皮肤提取物对培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EC)培养模型,动态观察了人新鲜皮肤提取物和烧伤皮肤提取物对内皮细胞功能与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人烧伤皮肤提取物四种不同浓度作用于肺内皮细胞后培养液中,以及不同时相点内皮素-1、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体液因子的检测和镜下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发现:(1)用两种烧伤皮肤提取物滴定培养的EC后,其三种因子均异常升高,与对照组及正常皮肤提取物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或0.01)。(2)各培养组的各时相点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形态学观察,以1000μg及2500μg组其细胞形态及结构出现异常变化明显。作者认为,人烧伤皮肤提取物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上述三种因子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几种抗菌药物对小鼠上皮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新生小鼠皮块培养法,检测了五种烧伤局部常用抗菌药物,对上皮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0.015%-1%氯霉素、0.125%-1%磺胺嘧啶锌以及0.125%-1.0%的磺胺嘧啶银对小鼠上皮扩展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影响越大。1万单位%庆大霉素、2.5万单位%多粘菌素对上皮扩展无影响,超过这一浓度则有抑制作用。此结果提示对烧伤创面外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其对上皮生长扩展的影响,浓度不能太高。  相似文献   
10.
用体外培养内皮细胞观察ET-1、NO的变化孔秋华贾晓明朱兆明秦勤杨毅孙世荣曾强李培峰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s,EC)是一种连接机体内血管、淋巴管的连续单层细胞,在全身分布极广,衬在身体所有血管的内表面,其面积超过1000m2[1],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