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盂乳头状腺癌一例孔祥田夏同礼潘柏年薛兆英郭应禄顾方六患者男,46岁。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左腰部不适10个月,以左肾占位病变于1995年4月12日入院。10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肉眼血尿共2次伴腰酸,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炎症,肌注青霉素治疗血尿消失,未进...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在前列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提高对各种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与癌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用抗高分子量的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4BE12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异地显示前列腺的基底细胞,并对前列腺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性病变进行了鉴别,其中前列腺腺癌21例、前列腺上皮内肿瘤30例、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5例、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8例、前列腺萎缩11例、萎缩后增生4例、前列腺筛状增生3例。结果显示前列腺腺癌基底细胞均丢失,而前列腺增生性病变基底细胞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只少数3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基底细胞不完整。研究表明特异地显示基底细胞的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BE12在前列腺腺癌鉴别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高危乳头瘤病毒定位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危HPV16、15与膀胱癌的病因学关系。方法:运用改良的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理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组织进行高危HPVDNA定位检测。结果:HPV DNA的阳性信号存在于肿瘤细胞核内,呈点状,也可为点片状,位于乳头癌全层,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癌旁正常的上皮组织及Brunn氏巢可同时有高危HPV的点片状表达。52例膀光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型HPV16、18DNA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153 在Paget 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 例阴囊Paget 病回顾性地做Ca153、EMA、CEA和HMB45 免疫组化染色,并以4 例Bowen 病和1 例恶性黑色素瘤做对照。结果:Ca153 、EMA 在Paget 病和大、小汗腺及皮脂腺均有较强的表达,4 例Bowen 病均无Ca153 表达,但其中2 例有EMA 表达。CEA 在6 例(54.5 %)Paget 病中有表达。HMB45 只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结论:Ca153 在Paget 细胞的相对特异性表达提示它可作为Paget 病与Bowen 病鉴别诊断的标志物,其对诊断的敏感性与EMA 相同,但特异性高于EMA。同时还说明Paget 病的发生可能与汗腺有关。  相似文献   
5.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祥田  曾荔  宓培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719-719,I040
肾集合管癌 (collectingductcarcino maofkidney,CDCK)是一种少见的肾恶性肿瘤[1] 。此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点不同于常见的透明细胞癌而被WHO分为独立的一类[2 ] 。我院诊治 10例 ,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从 1989年 1月至1999年 6月 30日 ,我院共诊治肾癌 46 6例 ,其中CDCK10例 ,占 2 1%。男 6例 ,女 4例。平均年龄 5 0岁 (2 8~ 77岁 ) ,其中 37岁以下 5例。左肾 4例 ,右肾 5例 ,双肾 1例。因血尿而就诊的 7例 ,腰疼 2例 ,腹疼伴低热及肿块 1例。病程 1周到 1年不等 ,平均 4 8个月。经…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间质结节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间质结节的演化过程,进一步认识前列腺增生病理组织学分类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个前列腺增生的间质结节做了波形蛋白、肌细胞肌动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HE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前列腺间质结节的早期为幼稚的纤维性结节,随着结节内肌纤维母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双向分化,间质结节可结续演化为纤维肌性结节和肌性结节。55个结节按  相似文献   
7.
低危与高危膀胱原位癌的鉴别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原位癌 (Cis)自 195 2年发现至今已 48年 ,长期以来对此病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众说纷纭 ,一些学者提出原位癌可能存在高危与低危的差别[1 4 ] 。目前认为膀胱原位癌表现为一种高分级、具有潜在浸润特性、预后差别较大的尿路上皮内恶性肿瘤。我们复习了 1995年以后的有关文献 ,以探讨低危与高危膀胱原位癌的鉴别要点和处理方法 ,综述如下。一、膀胱原位癌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膀胱原位癌表现为尿路上皮的平坦病变[5] 。原位癌看上去是平坦的上皮区域 ,由排列紊乱的间变细胞组成 ,细胞核大而不规则 ,染色质浓染 ,具有丰富的有丝分裂像且…  相似文献   
8.
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睾丸切除术后血清学异常的处理[DavisBE,etal.J Urol,1994,152:111]作者对1977年3月~1991年11月间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仅有血清瘤标持续升高而无临床症状的15例患者的...  相似文献   
9.
孔祥田  夏同礼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704-704,T122
膀胱Hunner氏溃疡一例孔祥田,夏同礼,薛兆英Hunner氏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慢性炎症性溃疡,因Hunner(1914)首先描述而得名。国内至今未见报告。我单位曾收治1例以膀胱肿瘤为临床表现的膀胱Hunner氏溃疡,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1...  相似文献   
10.
睾丸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总结本所21年间睾丸肿瘤69例临床病理资料,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精原细胞瘤、单一成分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混合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2.2%、16.8%和31.0%,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8.9%和37.5%。混合性肿瘤转移多见,腹膜后淋巴结和肺是常见转移部位。HCG和AFP仍不失为绒癌和卵黄囊瘤的重要瘤标,检测血中含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