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院2005—2007年采用腓骨远端爪钢板治疗外踝骨折2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四腰椎骨纤维结构不良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6岁。因不慎滑倒 ,腰部酸痛就诊 ,于 1999年 11月 6日入院。无双下肢感觉、运动异常。X线检查示 L4左半椎体及附件骨密度下降 ,高度略降低。CT扫描示 L4左半椎体、左侧椎弓根、左侧横突骨密度下降 ,横突背侧呈膨胀性损害 ,周边骨皮质增厚 ,椎体骨缺损区内有岛状骨硬化区 (图 1)。采用后入路手术 ,术中见左横突近椎弓峡部处呈膨胀性破坏 ,皮质菲薄。由此处开始清除病灶 ,并经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病灶组织色灰白、质偏软 ,刮除时无出血 ,直至边缘骨硬化处表面有点状血性液渗出。取自体髂后上嵴骨碎片填入空腔 ,L3 ,…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介入治疗及微创手术发展迅速 ,特别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 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PLD)广泛开展 ,给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但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椎间盘炎是其中较严重的一种。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门诊诊治 PL D术后椎间盘炎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3 8~ 5 2岁 ,平均 47岁 ,均在外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L4~ 5 2例 ,L5 ~S1 4例 ,伴典型根性痛症状并于外院行 PLD术。术前 CT与 MRI均可见椎间盘团块状后突 ,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3例…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发黄韧带骨化的实验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脊柱黄韧带骨化的实验模型。方法 :以中国大白兔为实验对象 ,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rhBMP 2 )作为诱导物 ,分别将rhBMP 2 /明胶海绵植入双侧黄韧带腹侧的硬膜外腔 (E1组 ) ,或直接将rhBMP 2注射到双侧的黄韧带内 (E2组 ) ,每一侧植入物中含rhBMP 2 10 0 μg。设立相应的对照组 (C1组、C2组 )。对手术节段进行X线、CT扫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脊柱CT扫描发现E1组 4周时手术节段后正中椎板前方出现结节状高密度增高影 ,8周时密度进一步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E1组手术节段韧带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并发生骨化。E2组仅见黄韧带轻度增生肥厚及少量散在的软骨细胞。C1组和C2组黄韧带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rhBMP 2可诱导脊柱黄韧带骨化 ;明胶海绵可作为BMP诱导成骨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前、外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机理。方法:1993-1998年中急症收治胫骨平台骨折97例,7例(7.2%)伴有小腿前外侧高肌张力、严重压痛者行手术切开减压。结果:前列侧肌间隔高压4例、前侧肌间隔高压2例、两处肌间隔高压1例。随访1-5年,平均2.7年。术后所有病人3个月后神经功能开始恢复,5例有6个月时足背伸力达到Ⅳ级,1例1年后达到Ⅳ级,6例足背感觉功能于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正常,1例失去随访。结论: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可引起小腿 外侧肌间隔及前间隔高压,进而导致腓深神经损伤。早期手术减压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颈椎单椎体次全切除后撑开植骨对颈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减压后,不同高度支撑植骨与颈椎曲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确定合适的植骨高度提供参考.方法拍摄6具颈椎标本正常状态、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C4与C6椎体间分别以C5椎体以及上下椎间盘高度之和为基础撑开0、2、4、6、8mm支撑植骨状态下的颈椎侧位X线片,并在图形测量软件中测量颈椎曲度.结果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撑开4mm及以上植骨状态的颈椎曲度和完整状态与不撑开植骨状态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减压相邻节段的曲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适宜的支撑植骨高度为撑开4~6mm.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和应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对相邻节段即刻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测量完整状态、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种状态上下相邻节段的三维六自由度运动范围.结果3种状态下相邻节段的即刻三维运动范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和应用钢板内固定对相邻节段即刻运动范围没有显著影响,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加快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 :研究双侧椎动脉阻断后对小脑后下叶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双侧C4、C5椎动脉 ,分别于术后1d、7d、2 8d观察行为、影像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并对小脑后下叶毛细血管灌注作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d组动物出现轻度缺血性损害 ,7d组及 2 8d组均未见异常。结论 :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不会引起椎动脉供血区域慢性缺血性损害。椎动脉受压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并非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黄韧带骨化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实验性黄韧带骨化的超微结构演变特点。材料和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发的骨化过程不同时期的动物黄韧带组织行超薄切片,用电镜进行观察。结果:rhBMP-2植入2周,黄韧带内胶原纤维增生,弹力纤维减少、断裂,成纤维细胞代谢旺盛,其间可见散在的不成熟软骨细胞、2种细胞脑浆中均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4周:黄韧带内软骨细胞明显增多、分化成熟,脑浆内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线粒体,靠近细胞分泌端的基质陷窝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电子致密小体,基质中胶原纤维大量增生;6周:成熟的软骨细胞体积增大,呈圆形,脑浆内富含线粒体,并可见线粒体与细脑膜融合形成分泌小泡,细胞周围基质中可见大量的电子致密小体,尚可见数量不等的新生弹力纤维;8周:肥大的软骨细胞退变、坏死,表现为细胞核皱缩,细脑膜及核膜广泛碎裂,残留物附近出现数量更多的电子致密小体;尚可观察到幼稚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存在。结论:黄韧带骨化过程中软骨细胞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软骨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