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姬尔高 《实用新医学》2007,8(12):1128-1129,F00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普通工具,Office办公软件亦是最常用的应用软件,其中电子表格(EXCEL)是我们最熟悉的软件之一,如果能熟练运用,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乙肝标志物(HBVM)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在基层医疗卫生检验机构中,检验室工作人员经常反映在用ELISA法检测时,经常会出现“花板”现象。直接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病程判断。究其原因,除由试剂盒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外,还与基层检验人员业务素质和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有关,现就其基础知识及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伊宁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研究纳入2005-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年龄≥15岁的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921例研究对象的男女比为1.32∶1,15-59岁初始治疗者占98.1%,已婚/同居占63.7%,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43.6%)和注射吸毒(36.0%)为主。新治疗人数逐年增加,2011-2015年新治疗人数占73.5%,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构成比由2005-2008年的58.2%降至2015年的26.1%;基线CD4细胞计数≥350个/μL者构成比从2005-2010年的2.3%增加到2015年的43.7%。研究对象总体病死率为4.4/100人年,治疗第1年死亡数占整个观察期的37.4%。累计生存率分析显示,基线CD4细胞计数〈50个/μL、50-199个/μL、200-349个/μL和≥350个/μL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72.7%、85.6%和89.2%;异性性行为感染和注射毒品感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和70.5%,不同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抗病毒治疗者的病死风险高于女性,调整后[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为1.65(1.19-2.29)];吸毒感染抗病毒治疗者的病死风险高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调整后HR(95%CI)为1.55(1.09-2.21);基线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死风险高于未感染者,调整后HR(95%CI)为1.34(1.06-1.69);基线CD4细胞计数〈50个/μL、50-199个/μL和200-349个/μL者的死亡风险高于≥350个/μL者,调整后HR(95%CI)分别为4.96(3.40-7.25)、3.03(2.25-4.10)和1.58(1.16-2.15);已婚/同居是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结论伊宁市推动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艾滋病病死率;男性、未婚/离异、吸毒感染、基线CD4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死亡风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伊宁市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收集2005-2015年抗病毒治疗者的治疗信息;采用回顾性研究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3 74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纳入研究,异性感染和吸毒感染分别占46.3%和32.0%,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78(170,395)个/μl。治疗满6、12、24、36、60个月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70.4%(1 568/2 228)、64.4%(1 695/2 631)、66.3%(1 590/2 400)、70.1%(1 345/1 919)和73.6%(550/747),治疗满12个月的病毒抑制率低于其他时间(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漏服在治疗满12、36和60个月均为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95%CI)分别为3.581(2.943~4.357)、2.496(1.957~3.182)和3.137(1.969~4.998);在治疗满12个月时,吸毒感染(AOR=1.544,95%CI:1.164~2.048)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μL)<200(AOR=1.371,95%CI:1.086~1.731)是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伊宁市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率较高,药物漏服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加强吸毒感染及晚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教育和服药指导,提高乡镇级卫生院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一站式"工作模式的效果,以探索提高伊宁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伊宁市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实施艾滋病ART"一站式"服务模式后的初筛阳性者为观察组;2012年9月到2013年8月,未参与艾滋病ART"一站式"服务的初筛阳性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随访和治疗效果。结果新发现的HIV/AIDS病人从确认阳性到参加治疗的平均时间,由"一站式"实施前的96天降至33天(F=23.701,P〈0.000);随访满一年后的随访比例,由实施前的88.19%上升至实施后的96.89%(χ^2=13.649,P〈0.05);死亡比例由实施前的8.63%下降至实施后的3.67%(χ^2=5.221,P〈0.05);从确认阳性到参加治疗时间(≤30天)的比例,由实施前的12.33%上升至实施后的74.67%(χ^2=147.341,P〈0.05);存在漏服的比例由实施前的50.23%下降至实施后的33.33%(χ^2=10.347,P〈0.05);观察组停药脱失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3.088,P〈0.05)。结论 ART"一站式"工作模式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接受ART的时间,降低了病人的失访率和病死率,病人在参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ART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CV感染现状、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伊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18岁以上且抗-HCV阳性的在治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丙肝认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CV-RNA、HIV-R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横断面调查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招募36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96.11%为男性;维吾尔族占87.5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82.22%;HCV-RNA阳性率87.22%,平均HCV-RNA(log10)为(5.30±2.23)IU/mL,HCV-RNA拷贝数≥10~5者占89.49%;HCV与HIV合并感染率为71.11%。26例因HCV感染到医院就诊,就诊率为7.22%,14例在就诊时接受了HCV-RNA检测;5例曾接受干扰素治疗。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AOR=3.25,95%CI:1.24~8.55)、曾有HCV症状体征(AOR=6.67,95%CI:2.57~17.35)和丙肝知识认知良好(AOR=2.70,95%CI:1.12~6.53)是促进美沙酮门诊HCV感染服药人员就诊的因素。结论伊宁市美沙酮门诊感染HCV服药人员HCV病毒复制水平高,因HCV到医院就诊率低,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丙肝相关咨询和宣教,促进HCV感染者及时寻求医疗卫生服务,减少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4年新疆伊宁市7岁及以下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7岁及以下健康儿童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伊宁市19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的7岁及以下儿童共361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儿童血清中麻疹Ig G抗体水平,分析保护率。结果伊宁市7岁及以下儿童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70.64%,麻疹Ig G抗体保护水平未达到国家的目标要求;不同性别(χ2=0.318)、民族(χ2=4.868)、分娩方式(χ2=1.517)、喂养方式(χ2=1.207)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7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96.84%)、6~7月龄组的较低(2.70%),常住儿童的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儿童,第一胎的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胎次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0,P0.05)。结论伊宁市7岁及以下儿童虽然对麻疹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但还未达到国家的目标要求,应继续加强相关抗体水平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