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食道癌病人术前因吞咽困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食道癌根治术病人手术创伤大,而且术后约1周不能经口进食,使得术后更加重了病人营养不良程度。因此,食道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促进机体恢复及吻合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其重要。临床资料表明,近年来食道癌术后早期营养已由完全肠外静脉营养向早期肠内营养转型,现将本科食道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到2006年6月在我科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食…  相似文献   
2.
罗玉华  姜家艳  陈湘 《广西医学》2006,28(12):1992-1993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对患者预后影响甚大.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治疗的重要环节就是降低肺动脉高压,它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前列腺素E1(PGE1)具有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良好血液动力学效应,而且起效快、作用强、选择性高,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肺血管扩张剂,已初步应用于临床[1].由于静脉使用PGE1有一定的副作用,且用药时间较长(10~14 d),因此对病人做好用药前宣教,实施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或减轻副作用,使术前PGE1治疗顺利进行.2003年5月至2006年1月,我们收治了3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均在术前给予PGE1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瓣膜置换术(VR)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一般需抗凝3个月~6个月。众所周知,抗凝治疗犹如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的并发症,但若过度会造成出血,严重时致命。由于大多数病人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对医学知识缺乏,造成并发症几率大。为系统监测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进而指导服用抗凝药剂量,为病人建立术后抗凝个人档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2008年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使用自制抗凝监测表,并设对照组病人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需延长或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除而行气管切开术.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行体外循环手术627例,行气管切开1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手术方式。本文对心脏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后患者的几项临床护理指标进行分析 ,比较两种方法的护理差异 ,以提高护理质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随机抽取 2 0 0例患者 ,分为心脏不停跳组 (10 0例 ) ,心脏停跳组 (10 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种构成比、心功能、心胸比例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 (表 1)。表 1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项目不停跳组停跳组性别 (例 )男 5 860女 42 40年龄 (岁 ) 3 3 5± 2 9 73 9 3± 3 1 6体重 (kg) 42 3± 3 0 5 48 7± 2 7 1心…  相似文献   
6.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家艳 《广西医学》2010,32(10):1265-126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其治疗的主要有效措施是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该手术能解除病变瓣膜造成的血流动力障碍,是改善患者心功能最根本的治疗手段。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抗凝治疗,尤其是置换机械心脏瓣膜者需终身抗凝治疗。众所周知,抗凝治疗犹如双刃剑,  相似文献   
7.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肺癌患者在胸外科领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多,而老年肺癌患者往往存在各种脏器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心肺功能减退,心搏输出量减少,肺总容量减少,黏膜纤毛功能和咳嗽反射敏感性降低,增加了手术风险,术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等。2003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科实施肺部手术且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23例出现并发症,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麻开胸术前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比果导片剂、开塞露和0.2%肥皂水在胸心外科术前肠道准备应用中的优劣。方法 随机选择需进行开胸手术的病例共806例,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开塞露、果导片、肥皂水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观察肠道清洁的效果、术后对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了解用药方法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和接受程度。结果 利用果导片剂进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患者比较容易接受,肠道清洁的效果比较满意,有利于病人手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在用药的心理影响上,较少引起患者焦虑。结论 果导片剂对开胸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开塞露及肥皂水。  相似文献   
9.
术前访视对开胸患者身心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开胸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访视组63例,常规组57例,从患者术后焦虑程度、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访视组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遵医行为优于常规组(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家艳  李细森  宋楚茵 《广西医学》2009,31(7):1061-1062
全肺切除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常见,其中以心律失常最常见,国内外报告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3%~29.4%^[1]。我科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施行全肺切除30例,发生心律失常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除1例心房颤动未纠正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现将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