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入院后24~48小时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24~48小时内测空腹血糖。以6.1mmol/l为判断标准,正常血糖组≤6.1mmol/l,高血糖组〉6.1mmol/l。分析早期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重度神经功能发生率、恶化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治疗小组制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治疗2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巴氏指数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有利于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恢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的临床特点,指导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方法选取2014-2017年神经内科住院的75例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青年卒中组,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中老年卒中组,进行危险因素、中国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脑动脉狭窄分布和预后评价的分析。结果2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率高于青年组,而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率低于青年组(P<0.05~P<0.01);青年卒中组在CISS分型上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53.33%),2组CISS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卒中组前循环狭窄率高于中老年组,而后循环狭窄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卒中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中老年卒中组,2组预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成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在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常见分型;狭窄部位以前循环狭窄为主;同时短期预后优于中老年卒中病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