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以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均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及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自细胞数下降程度轻,两组有湿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及毒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站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为一种有效、安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简称NAP)的检查,多年来主要用于粒细胞型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在急、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时,NAP均明显降低;而在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时,NAP明显升高。1964年吕雁群等曾报道23例烧伤病员NAP的变化,指出烧伤合并败血症时,NAP积分平均高达228分,并且在血培养阳性前2天半出现;烧伤毒血症时,NAP积分平均高达175分,并且较临床症状提前2~3天出现。我们观察了100例战伤感染的NAP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Clinicalobservationofcombinedtreatmentwithmitoxantroneandcytarabineinacuteleukemia夏顺中,张一军,张勇,阎书印,谢锦西(第三...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7岁,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0余年入院.患者于199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活动后气急、食欲减退,同时发现面色苍白.有多次柏油样大便史.在当地医院检查示贫血(具体不详),予以中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1997年到外院就诊,骨髓象示: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IFN-α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扰素-α(IFN-α)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SAG-ISH)检测了IFN-α孵育前后的5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IFN-α孵育前后的52例骨髓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结果:全部52例患者中24例(46.2%)MDR1阳性,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相比相差显著。MDR1阳性者骨髓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与阴性者相差显著。IFN-α孵育后的MDR1阳性率与孵育前相差不显著,但经IFN-α孵育前后的MDR1阳性者的骨髓细胞内DNR浓度相差显著,阴性者亦然。结论:IFN-α能增加白血病细胞内DNR浓度,其逆转MDR环节不在MDR1基因水平上,而在其他耐药途径上  相似文献   
6.
氧氟沙星致急性溶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王××,女,57岁。因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左下肺炎而入我科。查体:体温38C,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7kPa。意识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两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各们及2~3枚1.5×2.5×1.0cm淋巴结,质中,轻触痛。双肺呼吸音粗糙,左下肺闻及少量中细湿罗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水Ⅲ/ⅥSM腹软,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87g/L,WBC14.7×109/L,BPC395×109/L;肝肾功能,尿常规,Coomb’st,Ham’st均正常;骨髓象: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需有干细胞移植支持的以表阿霉素(E)为主,联合长春新碱(O)、环磷酰胺(C)、地塞米松(D)、博莱霉素(B),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方案(CEOD-B),以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98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EOD-B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阿霉素(H)代替表阿霉素、其余药物不变的CHOD-B治疗方案.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3%及61.2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用药后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中心脏毒性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其余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OD-B治疗方案为一高效、低毒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们应用白细胞清除术(Leukapheresis,Lp)联合马利兰(Bu)、干扰素(IFN)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5例,取得较好疗效。病例与方法一、病例: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7例初治患者与11例复发难治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7例初治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缓解(CR),后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11例复发难治患者中7例达CR,2例达PR,2例无效。患者浆细胞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TP)、球蛋白(G)、M蛋白含量、尿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酸(UA)等随化疗周期呈明显下降趋势,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含量、A/G比值等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良反应多为1~2级,常为一过性,包括周围神经病变(4/18)、骨痛(1/18)、胃肠道反应(8/18),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硼替佐米对初发及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白血病治疗,很难取得完全缓解,诊断明确后病程一般不超过半年。我们遇到1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后自发缓解,半年后复发,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