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25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79篇
  1篇
中国医学   272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病毒性脑炎及出血热为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构建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系统。方法研究以脑炎、出血热为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辅助识别系统。结果对302份病例(其中54例为感染性病症)应用该辅助系统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与系统第一诊断符合率为60.6%,前3位与前5位诊断提示率分别为74.5%、85.4%。结论构建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系统,存在提示、指导、引导及培训的功能,具有确切的实用性、灵活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肠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大鼠存活情况、肠上皮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g1对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紫外分光法测定各组动物处理后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LDH活力;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存活情况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导致实验大鼠肠黏膜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LDH活力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Rg1治疗显著提高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LDH活力;稳定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显著改善动物存活情况及病理形态改变。结论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异常凋亡、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3.
乳晕皮脂腺增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双乳晕丘疹5年,明显增多1周,于2005年11月6日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乳晕出现数个粟粒大正常肤色的半球形丘疹,未予特殊处理。后皮损逐渐增多,近1周较明显,左乳晕可见丘疹融合成片,自诉平素无任何不适,但气温升高时局部有痒感。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乳晕散在多个粟粒大半球形丘疹,呈正常肤色,无脐凹(图1A),左乳晕丘疹融合成片。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增生的皮脂腺小叶,小叶周边为一层小的基底样生发层细胞,中心为成熟的皮脂腺(图1B)。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4.
“BT产业(生命技术产业的简称)将会是继IT产业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IT产业,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多机会,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的制造基地。接下来,新兴的BT产业将会给中国更多的机会,作为生物产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业已经在北京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王小柯研究员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6.
50、60年代坑道作业的特点是干式作业(干打眼),以手工操作为主,由于坑道内粉尘浓度高,个人防护差,坑道作业工龄虽短但患病率高。从就诊的597人中,就有290人确诊为矽肺,构成比为48.6%。现对其中120例住院一期矽肺患者进行发病情况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肝癌术后局部化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动脉留置化疗泵进行局部化疗对肝癌复发的临床作用。方法 :把 76例无手术禁忌症的肝癌病人依有无进行局部化疗分成A、B两组 ,按肝癌的临床分期方法 ,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两组的期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行肝癌切除 +肝动脉放置化疗泵 ,B组仅将肝癌切除。术后两组均随访 ,复查肝功能、AFP、行B超、MRI等 ,A组给予全身化疗 +局部化疗 ;B组仅用全身化疗。结果 :A组的 1、2年复发率为 2 8.5 %、6 1.2 %,B组为 4 2 .3%、72 .8%;A组 1、2年的生存率为 88.3%、4 7.8%,B组为 71.4 %、31.7%(P <0 .0 5 )。结论 :肝癌术中放置肝动脉化疗泵能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1995年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90例,发病率为1.32/10万。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收到AFP病例的粪便标本共79例,占88%;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68%(61/90);粪便标本7天内送省脊灰实验室的占65%(52/79)收到粪便标本后7天内分离培养的占89%(70/79);分离培养结果及时报告率为87%(69/79)。病毒分离阳性率13.92%(11/79),其中脊灰病毒(PV)Ⅱ型5株,Ⅲ型1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5株。收到AFP病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3l8份,病毒分离阳性率5.66%(18/318),其中PVⅡ型8株,NPEV10株。全部送检粪便标本NPEV分离率3.78%(15/397)。所分离的PV均为疫苗株,且Ⅱ型居多。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8岁,2003年7月5日中午12时在乘车外出去郊游时感觉胃部不适,自服胃药“斯达舒”2粒,后约1小时突感双眼视物模糊,看周围物体时一片黄色,约几分钟后开始恶心呕吐,物为“咔啡样”胃内容物,伴有轻微的头晕,但无头痛及意识障碍,自以为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同期手术老年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浸润麻醉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手术及麻醉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硬膜外麻醉术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