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9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常规加枢机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腹泻次数、腹泻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胡静  王根民  唐晓亮 《河北中医》2010,32(7):1078-1079
久病人络,又称病久入络,为叶天士所首倡,用以指导中医妇科肿瘤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意义。现浅述久病人络理论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自拟前列转愈饮,自1996-1999年共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9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唐晓亮  王根民  马秀英 《临床荟萃》2005,20(16):944-944
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鲜见,现将口服罗红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浊通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自2002年3月-2003年12月,我们以化浊通瘀为法制成心痛治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并与复方丹参滴丸做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2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9例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对照组110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3个月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胃镜、病理表现及治疗前后微量元素Se、Zn、Fe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76%,病理总有效率68.1%,同时Se、Zn、Fe的含量显著提高。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症状、胃镜、病理,并提高血中微量元素Se、Zn、Fe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耐力素质是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耐力也可看作是对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人体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评价人体功能水平和体质强弱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唐晓亮  胡静 《河北中医》2005,27(8):573-574
目的 观察心痛治滴丸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心痛治滴丸治疗,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心痛治滴丸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改善甲襞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痛治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心痛治滴丸高剂量组、心痛治滴丸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予0.75%复方丹参滴丸水溶液,心痛治滴丸高剂量组、心痛治滴丸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6%、1.8%的心痛治滴丸水溶液,各组均10mL/kg,每日1次灌胃。7日后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垂体后叶素0.5U/kg舌下静脉注射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磷酸肌酸激酶(CK)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电图(ECG)的改变。结果心痛治滴丸能明显降低血清LDH、α-HBD、CK、CK-MB活性,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心电图ST-T段的偏移。结论心痛治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体育游戏和徒手操的作用,使大学生产生自信心,消除学生们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在当今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和徒手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与技能的全面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身体准备,提高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