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胫骨近端骨折行LISS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下肢力线畸形程度、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为45~91(68±10.5)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8~44(27±6)次;术中出血量为50~210(130±29)ml;术中输血量为0~300(56±13)ml。术后下肢力线畸形程度:内外翻畸形0°~5°(1°±0.3°),旋转畸形0°~7°(2°±0.7°),肢体长度误差0~0.8(0.3±0.1)cm。6例失访,39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1±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6.5(3.8±1.5)个月。HSS评分:优20例,良15例,中4例,优良率89.7%。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5.4%(6例),其中浅表感染1例,内固定激惹2例,复位丢失出现内翻畸形(5°)2例,内旋畸形(7°)1例。结论 LISS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特别是严重粉碎性骨折)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轻型GATAⅡ型胸腰椎结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的21例老年轻型GATAⅡ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评估患者患椎后凸Cobb角、病变愈合、神经功能、疼痛及体力状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0个月。患者Cobb角由术前20.6°±2.3°恢复到术后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SR恢复正常。VAS评分由术前(8.8±0.9)分下降至术后1个月(1.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Frankel分级均提高1~2级。术后6个月体力状况ECOG分级:2级5例全部恢复到1级,3级12例中9例恢复到1级、3例恢复到2级,4级4例中1例恢复到1级、3例恢复到2级。结论一期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轻型GATAⅡ型胸腰椎结核疗效显著,可矫正或防止后凸畸形,减轻患者疼痛,维持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浆CD31阳性CD42阴性的细胞微粒(CD-31 CD-42EMP)能否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程度的标志物.方法 收集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6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及62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1 CD-42EMP水平,同时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CD+31 CD-42EMP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的CD+31 CD-42EMP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D+31 CD-42EMP水平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程度的标志物,且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作期和自身缓解期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CS患者的发作期和自身缓解期及6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对照观察。结果:ACS发作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6.72±3.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8.94±2.1)μmol/L]和自身缓解期[(17.88±2.8)μmol/L],均P<0.01。血浆C-反应蛋白在ACS发作期[(14.54±3.1)mg/L]与对照组[(4.36±1.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自身缓解期[(13.72±5.3)mg/L]比较,则(P>0.05)。结论:ACS患者发作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比同型半胱氨酸差。  相似文献   
5.
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大的骨缺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成骨细胞和支架材料在体外的复合,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材料的改性处理,增强其亲水性,提高骨诱导性;改进细胞种植方法等促进细胞复合后的增殖、分泌基质;引进应力应变作用,模拟体内微环境,促进蛋白质分泌等。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严重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并与单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比较。方法 Rockwood分级Ⅲ度及以上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45例。A组为内固定加韧带复合体修复组共24例,B组为单纯内固定组21例。内固定方法均为锁骨钩钢板固定,重建韧带复合体均采用缝合固定法。随访9~12个月。以Kark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取出锁骨钩板后3个月肩关节的功能,比较A、B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2组手术疗效均较为满意(95.8%vs9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A组(94.0±0.24)分、B组(90.4±0.45)分,2组评分相当(P>0.05)。但B组2例(9.5%)出现取内固定后再脱位,A组无1例再脱位发生。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确实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韧带复合体的修复可确保韧带坚强愈合、肩锁关节的远期稳定,减少去除内固定后再脱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和椎体融合器(PEEK)经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GSS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6个月,临床优良率92.0%。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武汉钢铁公司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00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67例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为7.44%。其中检出冠状动脉瘘9例,检出率为1.00%,并以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最为多见。12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占1.33%,并以右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变异为多见。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6例,检出率为5.11%,并以左前降支心肌桥多见。结论: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将诊治的1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胆石性胆囊炎、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低钾血症等多种代谢性基础疾病,以转移性左下腹疼痛不适为主要特点的腹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报道,并参考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此类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复杂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股骨干骨折37例,AO分型:B型11例,C型2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合并骨盆骨折1例,合并腰椎骨折2例,合并同侧尺骨骨折1例,合并同侧胫腓骨骨折2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术后根据膝关节功能Kolment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随访37例,时间8~16个月,平均6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优21膝,良12膝,可3膝,差1例,优良率为89.2%。结论:应用LISS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感染少等优点。而且骨折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复杂性股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