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公司第二小学自1989年起,在全校开设卫生课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形式,寓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活动之中。为评价其效果,进行了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卫生行为形成车及课业成组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控温来回以1989~1992年该校二至六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资料来源于每年体检统计结果,课业成组为每学年期末考试成统;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90年和l%2年的调查结果。2方法2.!以上卫生课为主要形式。全校开课率为100%,卫生深做到教师、数村、课时、考评四落实。2。2建立胶康教育阵地。校园内没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1988年1月—1989年10月收治1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患者出血期间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70岁,以20—35岁发病最多,占10例,平均年龄为30.7岁。治疗完全缓解13例,占72%,部分缓解3例,占17%,死亡2例,占11%。二、临床表现(见表1)。讨论 M_3白血病,以出血倾向较为突出,国内统计占90.3%,以皮肤、牙龈、口腔、鼻腔、眼底、泌尿道和阴道为常见(58.1%),而颅内出血是本病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门诊及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对照组(Ⅰ组)50例、阿司匹林(Ⅱ组)50例、辛伐他丁组(Ⅲ组)50例、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Ⅳ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平喘、抗炎治疗,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100mg qd治疗,辛伐他丁组常规治疗外加用40mg qn治疗,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丁40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同时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疗程2月)肺功能(FEV1、FEVI/FVC%)、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情况。结论辛伐他丁组及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相比,联合应用对改善肺动脉高压更明显;二组肺功能下降较对照组更缓慢(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抗感染化痰解痉治疗;实验组行常规抗感染及化痰解痉等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呼吸机参数,观察无创通气对患者血气的影响。结果对照组25例中有9例因病情加重改用无创及有创通气;实验组中有3例因痰多,意识障碍而改用有创通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气结果提示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2DM)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常规+替米沙坦(80mg,qd)治疗组(n=30),另选择2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者为对照。治疗4周后测定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显著低下,虽t-PA活性无显著改变,但PAI-1活性增加了约70%(P〈0.01)。常规治疗组t-PA及PAI-1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替米沙坦治疗使PAI-1活性显著下降约60%(P〈0.01),t-PA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纤溶功能低下,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提高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吸人性损伤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护理方法,确保检查顺利和安全.方法 对2005-2008年收治的58例吸人性损伤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操作时,掌握其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ICU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37例VAP患者均获得阳性结果,其中各类细菌混合感染者19例(61.29%),单一细菌感染者18例(48.65%)。共分离出79株细菌,其中G-杆菌42株(53.16%),G^+球菌22株(27.85%),真菌15株(18.99%)。其中主要G-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本组治愈或好转24例,死亡13例,病死率35.14%。结论 G-杆菌为主、混合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是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在获得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结果之前,采取最初经验性抗茵治疗的“猛击”策略可改善预后。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一、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剧烈变化,诸多的心理矛盾及适应问题纷纷出现.如果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评估,难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试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初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了多因素、多等级的综合评价.以柳钢二中初一、二年级普通班的200名男女生为对象,其中男生110名,女生90名.采用中国健康教育所编制的青少年心理自我鉴定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50分为满分.以心理适应测试水平、课业成绩和操行评定三个因素为指标,分很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测试后,先对各指标进行等级评估,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采用询问法、患者主诉、家属主诉、临床研究、分析、填写评估表等方法收集100例重症监护病房内神志清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创造良好监护环境,进行交谈与沟通,排除不良因素刺激,让患者对监护病房产生依赖感。结论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其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缓解和应对重病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