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3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在鼠疫疫情处理中的应用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鼠疫病原体的诊断效果。方法 应用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鼠疫可疑疫区的动物脏器及疑似病人的淋巴液标本检测和对阳性结果作噬菌体裂解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方法的阳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是检测鼠疫病原体方便、特异、快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西鼠疫疫区后期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广西实施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策略的效果。方法对2000—2003年广西鼠疫监测和疫区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4年问,广西鼠疫病例数由2000年的42例降到2002和2003年的。例,鼠疫菌检出率由0.39%降到0,鼠疫F1抗体阳性率由0.38%降到0.01%。结论鼠疫疫区后期处理措施的实施,使鼠疫疫情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值得在广大疫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鼠疫监测方法的创新与广西的鼠疫监测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鼠疫最早发生在1866年龙州县境内,最后一次流行发生于1947年合浦山口乡永安村。广西自1866年至1947年的81年间,曾在44个县(市)发生63年次人间鼠疫流行。近年来,鼠疫正在全球范围内由静息期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尤其是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和云南省,后者以1-3个县的速度增加,并呈跳跃式地逐年由西向南然后向东迁移,步步逼近广西,现在广西已成为兵临城下之势。[1]。因此,如何提高广西鼠疫的监测质量、系统地开展监测工作、及早发现和掌握鼠疫的疫情动态至关重要,本人就实际监测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方法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在库区8个乡镇的16个村屯展开调查,采用布笼法调查鼠密度,布粘蚤纸法调查蚤指数。同时,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库区鼠类密度为3.68%,啮齿动物有2目3科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鼠体蚤指数为1.45,室内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3,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蚤类的种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7—2005年广西合浦县鼠疫监测及专题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蚤12010匹,隶属3科6属7种,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8.5230%,平均蚤指数为0.8093,印鼠客蚤指数为0.5808,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536。结论印鼠客蚤、伍氏病蚤和人蚤是广西合浦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黄胸鼠及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合浦县1987,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合浦县黄胸鼠体共有6种寄生蚤,年平均鼠密度为4.09%,平均染蚤率为43.13%,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1.0982。结论摸清了合浦县黄胸鼠厦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表明合浦县鼠疫仍处于静息期。  相似文献   
9.
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是国家法定甲类烈性传染病.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从2000年首发至今,广西鼠疫共波及2个县,4个乡(镇),共发现34个疫点,其中有19个疫点波及人间,共发生病人56例.为了进一步确定疫区的范围,探讨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我们于2002年底至2003年初对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进行系统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应用IHA、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制订鼠疫监测的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广西鼠疫监测点隆林、西林县的犬血清使用IHA及ELISA两种试验方法,并进行一致性研究,评价IHA与ELISA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IHA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0,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4.4%(12/273);IHA与ELISA之间的一致性为95.6%,其Kappa值等于0,呈轻度一致.结论 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特异、操作简便是传统的鼠疫监测手段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与间接血凝试验有轻度一致性,适宜在鼠疫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