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易患的恶性肿瘤。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治水平也不断提高。由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有了新认识,这就决定了须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大的效益。本文首先回顾了乳腺癌分子分型深入认识过程,认识到肿瘤分子生物学对乳腺癌组织中标记物的检测是其个体化治疗的基础。通过对一系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分析,提示乳腺癌多药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药;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文献分析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或序贯拉帕替尼对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更有效,且曲妥珠单抗治疗小肿瘤及老年患者会使其显著获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个体化化疗疗效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2.
刘洁琼  周恩相 《医学综述》2007,13(23):1786-1788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由于副作用小、缓解率高,现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适用于长期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飞速进展。新近对于雷洛昔芬及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较多。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的一线药物选择之一。本文就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理、方法、药物及其疗效比较、方法药物选择,与化疗、放疗的关系以及相关新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4.
乳管镜临床诊断乳头溢液1 0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判乳管镜在临床诊断乳头溢液病因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1 02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不同性状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断有较明显的区别.经病理证实,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93.7%(404/431). 结论:乳管镜可有效提高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7例乳腺癌、25例良性乳腺疾病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P21的阳性反应率(70.3%)远高于良性乳腺疾病(8%)及正常乳腺(0%),且P21表达水平随肿瘤体积、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扩展而升高(P<0.01)。癌组织分化低者P21表达水平亦较高(P<0.05)。提示P21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结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结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择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难治性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6例,给予小剂量氟西汀或帕罗西汀(10mg/d),疗程12周;采用症状严重度与频率指数、汉密尔例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6名患者均完成了抗抑郁药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严重度与频率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HAMD、HAMA评分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小剂量抗抑郁药是治疗难治性结肠易激综合征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难以确定的消化道出血诊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献平  周恩相 《腹部外科》1999,12(3):99-100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颇为常见,约80%消化道出血来自上消化道。近年来,由于急诊内镜技术、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和放射性核素腹部扫描等的广泛应用,对出血的常见病因和部位一般能迅速作出诊断,被迫的盲目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但目前报告总病死率仍高达9%~...  相似文献   
8.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最具有潜力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为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产量低、结构复杂、不易提取和合成以及不溶于水的特性大大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水溶性略大于紫杉醇,是有潜力的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临床应用较多。传统的紫杉醇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药物载体,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限制了该药的使用。2003年我国研制成功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56例,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切除ICBN。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1.3±29.2)min;对照组为(72.5±25.6)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对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实验组中正常56例(87.5%),异常8例(12.5%);对照组中正常18例(32.1%),异常38例(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随访15(6~24)月,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时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和疼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或增加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用非盲法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乳腺癌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实验组加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在新辅助化疗第2、3、4疗程后总有效率(RR)分别为76.7%、86.7%和93.3%,对照组分别为26.7%、53.3%和73.3%,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对照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均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脱发,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有明显的减少,而毒性反应程度亦有明显的减轻(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新辅助化疗中的联合使用能增加化疗的有效率,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化疗承受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