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体育干预对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以体育手段给予干预。结果:体育干预后,医学院校贫困生与全国常模相比在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等4个因子上由极显著差异降至显著差异,恐怖因子有显著差异降至无显著差异。贫困生自身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5因子产生了极显著差异,强迫因子产生了显著差异,只是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体育活动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原短跑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分析不同运动负荷状态(安静时、定量负荷后、极量负荷后)下高原短跑运动员心率、血红蛋白及白细胞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安静状态时运动员白细胞处于正常值范围内,随着负荷的增加,白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定量负荷和极量负荷后接近和超过其正常范围值。3种不同负荷状态下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别。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原短跑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明显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可为高原短跑训练中负荷控制和医务监督提供实验依据,并为高原短跑训练提供生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忠林 《河北医学》2013,(11):1699-1701
目的:探究并分析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体能状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均较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正常步速和最大步速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体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忠林 《当代医学》2013,(28):146-147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收治的96例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时有效率高达91.67%,与对照组6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FVE、FEV1、PEFB)改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毒、剧药品因其治疗指数较窄,安全范围较小,药典除规定治疗量外,还规定有极量。新中国成立后,各版药典对毒药及部分剧药都规定有极量。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品不断更新,一些毒性较大、疗效较差的药品被淘汰;亦有一些有极量的药品,虽然未被淘汰,却被一些新的高效低毒的药品取而代之,新版药典不再收载,医疗单位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如山道年、巴比妥、四氯乙烯、氯胍、扑疟喹、乌拉坦、盐酸士的宁、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研究组患者积液抽取时间短、积液抽取量多,出现胸膜粘连者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可抽出更多胸腔内积液,对肺呼吸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且可防止胸膜进一步发生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发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田径运动会中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以便寻找合理的预防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分析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455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损伤的原因、受损伤的部位和发生损伤的参赛项目。结果:455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42名,男性发生率(7.31%)低于女性(11.48%),发生损伤主要原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38.10%)、对运动项目特点认识不够(28.57%)及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够(23.80%);损伤发生部位主要为踝部(28.57%)、大腿(19.05%)、肩部(16.67%)、膝部(14.29%)和小腿(11.90%);损伤发生的参赛项目主要有跨栏(26.19%),其次为跳跃、投掷和短跑等项目。结论: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与运动项目、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踝部为损伤多发部位,跨栏、跳跃、投掷等项目易发生损伤,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运动技术不熟练以及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少,建议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运动技术教学,注重训练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增加运动生理和解剖等体育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极量负荷对高原短跑训练及运动员的影响机制。方法:对高原短跑运动员不同负荷后,血液中淋巴百分含量的测试和分析,探讨极量负荷对高原短跑训练及运动员的影响。结果:定量负荷与安静时相比,淋巴细胞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极量负荷与定量负荷时相比,P>0.01,表明定量负荷后,运动强度增至极量负荷,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值并无显著变化。结论:发现高原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与淋巴细胞百分比成正比;85%以下的适宜运动强度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极量负荷会使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下降,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高原缺氧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出现较早,使得成绩相对落后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