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邵逸夫医院收治的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36例,均采用二尖瓣置换与同期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其中52例发生术后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前及术后的LAD、LVEF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可能影响患者的复发率(P<0.05);将单因素分析所得结果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手术前后LAD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房颤病程>5年、合并有高血压、P波离散度>40ms、术后LAD>45mm、术后hs-CRP>0.6 mg/dl又为其危险因素(OR>1)。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率高,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后LAD及hs-CRP水平均为其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减少原发性肺癌的误诊,提高早期检出率和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经手术及多种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漏误诊的138例漏误诊的原因。结果原发性肺癌误诊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及医生主观方面原因所致。结论加强医生自身业务素质,多科协作,是降低肺癌漏误诊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dl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45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标准,分为Ⅰ型30例,IIA型7例,ⅡB型5例,Ⅲ型2例,Ⅳ型1例,全部施行了胸腺瘤及胸腺组织切除术.结果 术后3例发生危象,随访2-20年,痊愈32例,改善11例,死亡2例,均死于恶性胸腺瘤转移.结论 早期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治疗肺部多种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完全胸腔镜(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施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83例,其中术前诊断为肺癌152例,c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周围型肺癌(T1N0M0-T1N1M0),良性肺部疾病31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错构瘤10例,肺结核瘤10例,肺囊肿1例,都施行了解剖肺叶切除术,152例肺癌患者再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中转改成辅助小切口3例,183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对确诊为肺癌者清扫纵隔淋巴结4组以上,每例(8±3)颗.手术时间(210±50)分钟,术中失血量(100±50)mL.术后胸腔置管时间(4±2)天.全组病例切口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6-14天,平均8天.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是一种对机体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新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术者手术操作娴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食管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异物性食管-主动脉瘘罕见,且治疗棘手,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7岁。误吞鸭骨后7d,呕血1h入急诊科病房,查体:发育正常,面色不苍白,脉搏90次/m in,体温36.8℃,血压128/75mmHg,呼吸18次/m in。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7月医院胸外科开胸术后367例资料。结果术后肺部感染患者95例,发生率25.89%,死亡3例,病死率3.16%;分离病原菌1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占50.27%,革兰阳性菌56株占30.60%,真菌35株占19.13%,位列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6.94%)、金黄色葡萄球菌(12.57%)、白色假丝酵母菌(12.57%)、鲍氏不动杆菌(12.02%)、大肠埃希菌(8.7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开胸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含量变化并观察其与临床症状变化的相互关系,并藉此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NSCLC病人血Cyfra21-1含量。术前检测1次,术后分两组,手术根治组34例,术后1d,7d,1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测定,病情稳定后每3月1次;姑息切除化疗组17例,术后测定1次,每次化疗前后定期检测,两组测定值用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手术根治组NSCLC术前Cyfra21-1平均值(7.769±5.915)ng/ml,术后(1.870±1.406)ng/ml(x±s),本前术后对照(t检验)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姑息性切除化疗组化疗前Cyfra21—1平均值(6.860±3.6.69)ng/m;(x±s)化疗后(3.134±1.957)ng/ml,化疗后Cyfra21-1水平高度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都有显著性下降,但手术根治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Cyfra21-1是NSCLC高度敏感性、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本组敏感性为94.1%,它的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是正相关,它不但可用来诊断NSCLC,而且完全可以单独应用于治疗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36岁,间歇咯血1年余,于2003年10月27日入院。1年半前突然咯血,无发热,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第3前肋上缘小斑片状,团状密度增高影,由肺野中带向外带延伸,CT检查示左肺上叶前段和舌段交界区,由内带向外带走行区结节状,小片状高密度阴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异物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7例成人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7例支气管异物,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经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取出的异物,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