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求经左胸气管隆凸肿瘤切除重建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经左第5肋间进胸,先切开纵隔胸膜(上至气管隆凸下,下至膈肌上)完全松解左右下肺韧带,在主动脉弓下充分游离气管隆凸部气管;根据左侧主支气管肿瘤远心端健康主支气管的管径(本例为Φ0.6cm),选择制作一个气管插管,距离左侧主支气管肿瘤0.5cm以远部位切断左主支气管,插入6.0气管插管,固定好该气管插管,从手术切口伸出接第二麻醉机进行左#肺通气;观察患者在SaO2>97%情况下,再在右主支气管和主气管需要做切除线以远2.0cm处左右各缝一针7#丝线先做牵引用,术后同侧线再相互打结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口减张用;麻醉师小心将第一麻醉气管插管向外拔出4.0~5.0cm,随后立即切除气管隆凸(含肿瘤),范围:肿瘤上主气管1.0cm,右侧主支气管距肿瘤0.5cm;予3-0PROLENE线连续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先连续缝合后壁8~10针,一同收紧,针距0.2~0.3cm);恢复第一麻醉机右肺通气;再在主气管距离该端-端吻合口上1.0cm处主气管壁上,用尖刀片开一直径0.6~0.7cm的小孔,撤除第二麻醉机气管插管,用3-0PROLENE线行左主支气管-主气管端-侧吻合(方法同上);胸腔注水检查两吻合口不漏气;再将第一麻醉插管插回到满意的位置;放置两侧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2.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 (A :1/ 45 ;B :9/ 92 ,P =0 0 3)、术后 48h胸腔引流量〔第 1个 2 4h :A :(2 5 4 33± 45 15 )ml,B :(4 93 6 1± 76 6 7)ml;第 2个 2 4h :A :(141 11± 2 5 5 3)ml,B :(32 3 39± 5 8 17)ml;P <0 0 5 )〕、3天内拨管率 (A :94 78% ;B :6 2 2 1% ,P =0 0 0 1)、并发症 (A :3/ 45 ,B :0 / 92 ,P =0 0 34)以及随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0 / 45 ,B :9/ 92 ,P =0 0 3)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食管癌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31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33例,其他多为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结果院内死亡1例(0.76%),主要并发症:出血,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包填塞,心律失常,肺炎肺不张。结论术中处置得当,术后严密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临床上少见,1972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食管贲门癌1784例,其中经手术切除并获病理证实的仅27例,发生率1-51%(17/1784),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性21例,女6例,年龄46~78岁,平均57-4岁。同时发生的多原发性食管癌24例,异时发生的1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2例。鳞癌28例,腺癌5例,腺鳞癌3例。左进胸切除胸顶吻合4例,左颈部吻合16例,右进胸切除左颈部吻合5例,咽部吻合2例,胃代食管22例,结肠代食管5例。25例多原发性食管癌中,…  相似文献   
5.
截瘫是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外科手术中严重并发症,实验用兔脊髓缺血模型评价东莨菪碱和氯胺酮的脊髓保护效应。方法28只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对照(C)组、东莨菪碱(S)组、氯胺酮(K)组、东莨菪碱+氯胺酮(S+K)组。每组肾下主动脉阻断30min,动态监测生化指标:乳酸,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脊髓血流量(SCBF),后肢运动功能,以及组织水含量与组织学改变。结果再灌注20h,后肢运动功能S+K组优于C组(P<005);脊髓水含量C组(804%±69%)比S+K组(699%+06%)增加105%(P<001);组织学改变S+K组最轻,C组最严重。阻断中S+K组MDA浓度较C组显著下降(P<001),SCBF比值较C组显著增加(P<001);开放30minS+K组MDA、TXB2水平较C组显著下降(P<001与P<005);缺血2hS+K组与C组MDA与SCBF比值的差别与阻断中相类似。结论S+K组比S、K单独应用能更有效地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推测S和K合用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儿童围体外循环血浆内皮素(ET)与甲状腺素(TH-T3、FT3、T4、FT4、γT3)的变化与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研究14岁以下先心患儿围体外循环期(PCPB)ET与TH的变化最高,24h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中(P〈0.01),T3、T4的变化趋势高于术前(P〈0.05)与术中(P〈0.05),γT3的变化趋势与T3、ET相关,T4、  相似文献   
7.
心包囊肿1例     
患者,男,53岁。入院2周前因咳嗽胸透时发现右前纵膈有1肿物。患者无胸痛、发热、痰中带血等症状。X线胸片示肿块影位于右下胸心缘旁,随心包一起搏动。CT片示右侧心膈角区见1均质囊性包块,CT值为-9—14HU,境界清楚,外缘少许粘连。临床诊断:心包囊肿。术中见囊肿位  相似文献   
8.
右室双腔心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右室双腔心手术报告逐渐增多。我科自1981年11月至1990年5月,手术治疗7例。现就该病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5~19岁(平均15.1岁)。生后均有心前区收缩期震颤和收缩期杂音。术前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7例、心血管造影2例。除1例诊断正确外,误诊为室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1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4例有右室漏斗部下方收缩环;切开右室流出道后7例均有室上嵴及隔缘束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27例次食管贲门部癌开发症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处理经过。本病死亡率较高,因此,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心脏生物瓣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其中约有50%的病人有风湿热史,发病年龄大多数在4~25岁。风湿热发展至临床心脏瓣膜病变最短只需2年,大多数患者均在5年左右出现症状,严重狭窄的瓣膜病变多需10年以上。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其病理改变及发展过程大多分为三期:在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样变性,及胶原纤维的变性坏死(变质渗出期);其后发展至具有特征性改变的由纤维素样变性物质、纤维母细胞、风湿细胞以及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的风湿小体(增殖期);最后由风湿小体变成瘢痕(纤维化期),形成临床上可见的瓣叶增厚、粘连、钙化、瓣下腱索融合、挛缩的心脏瓣膜的基本病理改变。 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最早可追溯到1914年Tuffier等开始进行的主动脉瓣膜切开术,1925年Souttar、Bailey、Brock等便在临床开展经房的二尖瓣分离术。因为此手术的适应证和疗效有限,迫使人们设法对瓣膜进行直接修补和替换。1960年Starr终于成功地进行了首例二尖瓣原位的人工球形机械瓣膜替换手术,开创了瓣膜外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