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完全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09例,根据术式分为完全电视胸腔镜组(C-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组(VAMT)以及完全电视胸腔镜中转小切口开胸组(下文简称中转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术前1d、术后3d及1月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s测评结果显示,术前1d、术后3dC-VATS组与VAMT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与中转组术前1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月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与VAMT组术后3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测评结果显示,3组术前、术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肺癌根治术患者,C—VATS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显著低于VAM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8月对75例经CT测量肿瘤最大径1 ~11 cm的胸腺瘤在电视胸腔镜下施行胸腺瘤切除,腋前线第5肋间做1.0 cm观察孔,主、副操作孔长1.5 cm,常规为第3肋间腋前线及第5肋间锁骨中线,可适当调整.电钩沿膈神经前纵行切开术侧纵隔胸膜达瘤体上下极,钝性分离暴露瘤体后处理肿物下极并游离至对侧纵隔胸膜.自下而上游离并处理胸腺静脉后完整切除瘤体.对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的患者除切除瘤体与胸腺外进行前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病例,57例全胸腔镜下完成,17例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1例因术中左无名静脉破裂出血而中转开胸.术后并发肺部感染6例,肌无力危象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66例随访7 ~58个月,平均12.8月,1例C型胸腺瘤术后8个月复发,第15个月死于全身转移,余65例无复发或转移.29例合并MG者,14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无改善;2例合并PRCA者,1例部分缓解,1例无改善.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均顺利手术,手术切口选在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约3.5~4.5 cm,无增加切口或改开胸手术。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全组手术时间(217.0±46.0)min,术中失血量(92.5±50.3)mL,术后总引流量(732.2±413.9)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3±1.7)d,术后第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9±0.8)分,术后住院时间(6.8±3.6)d; 全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总数(24.3±11.7)枚,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4.5±1.0)站,纵隔淋巴结清扫数(16.3±9.5)枚。 结论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09例在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VATS组),7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VAMT组),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与VAMT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置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CRP含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平均住院天数(9.0±2.1天)较VAMT组(13.1±2.4天)短;VATS组术后1天CRP值(43.1±11.7 mg/L)较VAMT组(62.6±15.1 mg/L)优。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可彻底清扫淋巴结,急性期反应程度轻、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是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肺叶切除是外科治疗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最常用的标准手术方式。2008年7月-2009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不撑开肋骨、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施行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做一个长4~5 cm的手术切口,先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如术中病理证实为NSCLC则进一步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肿瘤手术效果(淋巴结切除总数、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纵隔淋巴结切除数)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单孔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增加辅助腔镜切口、无中转开胸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92.2±56.1)min,术中出血量(83.8±50.5)ml,术后拔管时间(4.5±1.3)d,术后住院时间(6.2±2.7)d,术后疼痛VAS评分(3.4±0.9)分。手术效果显示:每例患者平均淋巴结切除总数(13.7±5.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总数(9.5±4.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5.6±1.3)站。 结论在有丰富腔镜手术经验的治疗中心,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肺部病变被早期发现,早期确定这些病变的性质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1]。经气管肺病变活检具有并发症低的优点[2],但对于周围型肺结节,传统支气管镜诊断率低[3]。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方法[4]。ENB是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实时导航,将专用工具引导至目标病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