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人曾把野生枸杞(Lycium chinense)茎叶的营养成分误认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干果的营养成分。本文报道银川市郊区生产的宁夏枸杞鲜果、冻干枸杞子、枸杞子、风干枸杞叶和枸杞果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订正了上述误解。  相似文献   
2.
吴继平 《实用新医学》2007,8(4):374-375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年轻护士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所以培养年轻护士的职业情感尤为重要。在年轻护士的培养过程中,刚开始的工作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阶段,年轻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职业情感教育属于对年轻护士的基础教育,可以使年轻护士从认知上正确、全面的理解护理职业,从情感上真诚地接纳或喜爱护理专业,真正热爱这一职业,真正认识和热爱这一职业,从心理和行为上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护理工作的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痛风性关节炎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引起关节残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其危害性越来越大。本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急性期疼痛明显。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全民健康意识,现将对我科收治的2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健康教育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杰  吴继平  李军  王起印 《陕西中医》2005,26(2):157-15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 90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普通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结果 :针炙组与药物组愈显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 ( P>0 .0 5 ) ,但综合治疗组与针灸组、药物组比较愈显率有极显著差异 ( P<0 .0 0 1 ) ,总有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 3组治疗后 6个月、1 2个月时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治疗后 1 8个月随访结果发现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针灸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 ( P<0 .0 1 )。提示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傣药嘿良冲剂对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升高白细胞作用。方法 观察65例肿瘤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嘿良冲剂每次1包(15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31例用强力升白片2片,每日3次口服。观察其升高白细胞效果。结果 嘿良冲剂组总有效率88.23%,明显优于对照组70.96%(P<0.05)。结论 傣药嘿良冲剂对肿瘤化疗后的白细胞下降有较好的升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MPASS系统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调强放射治疗前用COMPASS系统提供的剂量计算(CDD)、剂量重建(RDD)两种方法验证计划靶区γ通过率及剂量体积偏差。结果γ通过率: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计算-治疗计划系统(CDD-TPS)的γ通过率均>98.0%,明显高于剂量重建-治疗计划系统(RDD-TPS),且两种方法验证的计划靶区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体积偏差:两种方法验证的计划靶区D2%、膀胱与右侧股骨头Dmean剂量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MPASS系统可科学评估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脑外伤后综合征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3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多司马酯胶囊的制备工艺,提高其溶出度。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考察,用正交设计优化多司马酯胶囊的生产工艺。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多司马酯67%,微晶纤维素2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0%。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分散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10.
凉粉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唇形科(Labiatae)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其作为药食同源的可能性。方法:取凉粉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用95%乙醇浸泡提取,经减压浓缩后得到凉粉草浸膏,然后将凉粉草浸膏加水溶解后,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溶剂萃取,得到正己烷部位浸膏和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然后采用硅胶、小孔树脂凝胶(MCI)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且利用NMR,MS等各种现代波谱技术以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凉粉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总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ic acid,2),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3),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4),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豆甾醇(stigmaster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山柰酚(kaempferol,8),槲皮素(quercetin,9),3-吲哚甲酸(3-indoleformic,10),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11),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12),十六烷酸(palmitic acid,13)。结论:化合物3~5,7,10~13均为首次从凉粉草以及从凉粉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