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清胆碱酯酶与慢性肝病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瑾滨  徐磊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16-1117
目的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观察各临床分型肝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肝纤维化分期的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方法采用丁酰硫代胆碱法对19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CHE活性检测。结果不同临床分型中慢性肝炎轻度CHE(7730.6±852.4)U/L,中度(6587.5±920.0)U/L,重度(5068.9±813.6)U/L,三者与对照组(8520.3±920.6)U/L比较P〈0.05;肝硬化CHE(2882.1±810.5)U/L,慢性重型肝炎CHE(2583.2±807.0)U/L,两者与对照组比较P〈0.01。肝组织炎症不同分级患者血清CHE分别为G17815.9±925.6,G26888.2±953.4,G35470.6±1088.7,G42604.0±1015.7。G2,G3,G4与G1相比P〈0.05;G4与其它组相比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不同分期病人血清CHE分别为S08043.5±985.3,S16888.2±953.4,S25598.7±1054.6,S33841.2±1179.5,S42518.4±1028.9。S2,S3,S4同S0、S1比较P〈0.05,S4与各期比较P〈0.01。结论血清CHE活性与肝脏病变程度及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血清CHE可用于慢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血清CHE是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变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瓜氨酸肽或蛋白抗体(ACPAs)、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8在类风湿因子(RF)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RF阴性的RA患者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和RF阴性骨关节炎(OA)患者44例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AK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ti-Sa、抗环瓜氨酸(CCP)多肽抗体、IL-10和IL-18。结果 AKA、anti-Sa和抗CCP抗体在RF阴性RA、SLE和O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9%、50.0%和64.3%,抗CCP抗体阴性、RF阴性RA患者IL-10水平低于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RA患者(P<0.05),而IL-18则相反(P<0.05)。结论 ACPAs检测有助于提高RF阴性RA患者的诊断率。早期的炎症因子失衡可能与RA早期病变有关。IL-10、IL-18检测对于抗CCP抗体阴性、RF阴性临床可疑RA患者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20例HBV感染者、82名正常对照者的ANA。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ANA阳性率为3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HBV感染组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占58.3%;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41.7%)最为常见。结论 HBV感染可诱导以低滴度为主的ANA,其在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对体内人类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基因1(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ediate-early gene 1,HCMV-IE1)表达的沉默作用,为靶向HCMV-IE1的基因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并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病毒感染组(注射HCMVAD169株病毒液)和RNA干扰组(染毒后第2天注射转染了表达RNAi载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液);采用PCR法检测小鼠体内HCMV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动物血清中HCMV-IgM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测定小鼠体内HCMV-IE1的蛋白水平.结果:PCR结果表明干扰组比病毒感染组的HCMV的基因表达下调20%;ELISA结果表明RNAi能使动物血清中HCMV的含量降低为19%;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干扰组和病毒感染组的HCMV-IE1蛋白水平分别降低为17.6%和18.5%.结论:RNAi技术能有效地抑制目的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有可能用于靶向HCMV-IE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7—2011年临床分离的3 02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的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操作规程将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并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铜绿假单胞菌5年的分离率为15.45%;②在临床科室分布中铜绿假单胞菌在ICU的分离率最高为34.83%,其次为呼吸内科19.12%;③在标本分布中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分离率最高占67.98%,其次是脓液创口分泌物9.84%;④在19种常用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大于90%的有6种: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替坦;抗菌活性较好的有替考拉宁/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等,耐药率低于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耐药情况严重,临床治疗上要合理用药,注意监测其分布特点和耐药趋势,完善管理制度以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小鼠脑组织前后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体系。方法昆明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对照组(20只)和病毒感染组(20只),在接种HCMVAD169株30d后,取小鼠脑组织,研磨、超声裂解、抽提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进行染色,Image 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肽质量指纹图谱,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并对其中部分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的验证。结果从双向电泳图谱上获得蛋白质斑点:实验对照组(1096±82)个,感染HCMV组(1210±101)个,发现显著差异点36个,对其中6个点进行了筛选鉴定;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也较为吻合。结论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脑组织及HCMV感染的小鼠脑组织的差异蛋白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致病机制及有效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抗dsDNA抗体,用斑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128例SLE患者中ANA阳性率为93.8%,dsDNA为71.1%,ENA为89.8%。ANA主要荧光模型为:①均质型61例(50.8%);②斑点型49例(40.8%);③核仁型20例(16.7%);④胞浆型12例(10%);⑤核膜型1例(0.8%);⑥核点型1例(0.8%)。结论:联合检测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在SLE诊断中起到互补和提高检出率的作用,对SLE的筛查、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4例SLE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0和IL-18的水平,其中SLE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组(56例)和缓解组(48例),比较各组结果的差异,并分析SLEDAI与IL-10和IL-18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18.25±3.66)、(582.61±65.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36)、(186.24±60.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25.98±4.75)、(683.72±62.48)pg/ml,高于缓解组的(14.67±3.21)、(493.51±69.17)p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0和IL-18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在体外对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Ⅰ基因(HCMV-IE1)表达的沉默作用.方法 根据HCMV-IE1基因表达框,设计siRNA干扰序列,重组至带U6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针对HCMV-IE1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HCMV-IE1i);经测序鉴定后,脂质体法转染HEL细胞HCMVAD169株,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分析pHCMV-IE1i对HCMV-IE1基因的表达干扰效果.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针对HCMV-IE1基因的pHCMV-IE1i构建成功;荧光显微结果表明pHCMV-IE1i转入HEL细胞后可以特异抑制细胞中HCMV-IE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对照细胞组HCMV-IE1基因表达阳性率达60%以上,干扰细胞组HCMV-IE1基因表达阳性率仅达10%左右(P<0.05);RT-PCR检测结果发现pHCMV-IE1i能显著抑制HCMV-IE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采用RNAi技术能有效抑制HCMV-IE1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对探讨其在防治HCMV感染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0和IL-1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4例SLE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0和IL-18的水平,其中SLE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组(56例)和缓解组(48例),比较各组结果的差异,并分析SLEDAI与IL-10和IL-18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18.25±3.66)、(582.61±65.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36)、(186.24±60.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25.98±4.75)、(683.72±62.48)pg/ml,高于缓解组的(14.67±3.21)、(493.51±69.17)p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0和IL-18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