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了解有关专业课程教学设置 ,99~ 2 0 0 2学年内 ,完成了对我国 2 9所高等医学院校 (13所医科大学 ,16医学院 ,均为五年制 )的解剖学教学方式、条件、教师工作情况等的通讯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的解剖学教学条件正在改善 ,此为我国医学教育中解剖学教学开展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硬件基础。一、教学方式与学时分配 :2 9所院校全部均开设系统解剖学 (简称系解 )和局部解剖学 (简称局解 ) ,总学时为 188~ 2 4 0学时 ,不开系解者或不开局解者均无。学时分配 :系解 10 8~ 12 6学时 ,局解 80~ 114学时。年度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试题库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考试模式中教师出题工作量大、效率低及带有随意性、片面性和局限性等诸多问题,为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及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近年来我室就人体解剖学试题库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索。我们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简称Access 2003)和Visual Basic 2005(简称VB 2005)开发了"人体解剖学试卷生成系统",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用活动服务器网页(active server page,ASP)技术建立了"网上测试系统"。前者用于解剖学试题的生成,后者用于学生网上复习测试。本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就试题库的研发和特点介绍如下,供解剖学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全程食管的神经来源与分布特点,为临床行迷走神经保留式食管切除微创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食管各部的神经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分支的横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食管颈、胸、腹3部的神经分别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的分支,各部分支形式和密度不同;②左、右迷走神经主干沿食管两侧缘下行,与食管壁外膜以疏松结缔组织相连;③迷走神经在胸部的主要食管支和交通支与支气管和膈肌食管裂孔之间具有一定距离;④在胸部,迷走神经分出集中分支前、后的横径,左侧分别为(3.01±0.14)mm和(1.80±0.23)mm;右侧分别为(3.04±0.16)mm和(1.52±0.21)mm。结论:①食管的迷走神经来源于喉返神经、迷走神经主干和颈、胸交感干的分支;②临床上在术中可切断迷走神经的前或后交通支,保留其完整的左、右主干,对改善食管癌切除和食管-胃吻合术后胃肠功能以及预防复发性食管癌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后血浆、皮层β-内啡肽、亮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P、ir-LEK)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新生大鼠HIBI后即刻及其后每12h向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每次每只0.5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血浆、皮层ir-β-EP、ir—LEK含量的变化。结果:HIBI后血浆ir-β-EP、ir—LEK含量、患侧皮层ir-β-EP含量不同程度升高,而以血浆ir-β-EP升高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腹腔注射丹参后血浆、患侧皮层ir-β-EP水平的上升被部分逆转,以血浆升高的抑制更为显著。结论:外周及中枢β-内啡肽、亮啡肽参与HIBI的病理生理过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部分逆转新生鼠HIBI后外周和中枢ir-β-EP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丹参促进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递质对食管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防治食管癌与复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EC109细胞系,分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组、Ach加阿托品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组、NE加托拉唑林组、Ach NE组和对照组,体外培养14 d,HE和氧化还原修复酶-1(peroxiredoxin-1, PRX1)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和图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1)细胞3 d长出突起,7 d明显长长,14 d部分细胞之间相互连结形成网状;2)PRX1免疫组化显色明显加深;3)核质比下降.Ach和NE 组3项指标与对照组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神经递质Ach和NE对食管癌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DNA修复酶的表达有关,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该发现为开拓食管癌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氦氖激光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2只7d龄Wistar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缺氧组、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组,常规饲养22d后,取左侧脑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0-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mnsferase,ChA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lmphic factor,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可明显改善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尼氏体的脱失现象,增加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胆碱ChAT和BDNF的表达。结论: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后脑组织具有神经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推测与促进神经元对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运动中体内的糖代谢由有氧氧化向糖酵解转变的机制问题。方法让15例受试者做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确定代谢转变强度。结果在代谢转变为强度时,血乳酸值与静脉氧分压无关,与丙酮酸值显著相关。结论运动中有氧产能过程与当时耗能过程不匹配是代谢转变机制的原因;而丙酮酸转变成乳酸是为了防止其堆积对糖酵解产能过程的抑制作用,以保证其快速供能。与缺氧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和额前叶皮质神经元,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生长,增加神经元胞体面积及直径,提高神经元存活率。用Nissle染色法分析证明,氦氖激光照射能明显增加神经元内氏体的含量。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生长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5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7日龄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HIBD激光穴位照射组、HIBD激光非穴位照射组。用Y型迷宫检测新生大鼠HIBD后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取左脑进行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IBD激光穴位照射组大鼠与HIBD组和HIBD激光非穴位照射组相比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提高,BDNF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加(35.67±4.32)个/视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提高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失败原因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12例重症颅内感染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失败和再治疗,并对治疗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12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除1例死亡和1例放弃治疗外均被治愈.结论:对重症颅内感染特别是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失败时,定时行腰大池穿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