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是一项广泛且重要的诊治胆道及其胰腺微创技术,但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生长抑素和吲哚美辛预防PEP的经典药物,学者们对生长抑素、吲哚美辛单用或联用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吲哚美辛、生长抑素单用或联用使用的选择适应征及其对高风险ERCP患者PE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01/2020-12我院行高风险ERCP治疗的患者729例,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分析4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术后6h、12h、24h VAS疼痛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IL-8浓度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和术后6 h内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吲哚美辛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 h、12 h、24 h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吲哚美辛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 h、12 h、24 h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生长抑素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淀粉酶发生率和术后6 h内VAS疼痛评分、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而术后12h至24h VAS、TNF-α、IL-6和IL-8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风险ERCP患者,吲哚美辛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短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简单、时间较短、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轻、时间较短的患者.生长抑素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较长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和PEP发生率,降低住院成本,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复杂、时间较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的患者.二者联用在术后6 h内对于降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交互作用,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更复杂、操作时间更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更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一步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序贯二步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LC均被认为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虽然国内外部分学者对两种方案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但究竟哪种方法更有优势尚不确定。目的 比较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上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20年3月发表的比较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记录第一作者姓名、国家、发表时间、患者纳入时间段、样本量、年龄、女性比例、多发结石比例、胆总管直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随访期限、结局指标(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胆漏率、胰腺炎发生率、残留结石率、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项RCTs,文献质量总体质量水平尚可。接受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治疗的患者胆总管结石清除率〔OR=1.11,95%CI(0.78,1.58),P=0.55〕、手术中转率〔OR=1.11,95%CI(0.64,1.93),P=0.71〕、残留结石率〔OR=0.73,95%CI(0.45,1.19),P=0.21〕、住院时间〔SWD=-0.43,95%CI(-0.87,0.02),P=0.06〕、手术时间〔SWD=-0.28,95%CI(-1.09,0.53),P=0.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一步法LCBDE+LC治疗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57,95%CI(0.43,0.75),P<0.000 1〕、结石复发率〔OR=0.33,95%CI(0.16,0.69),P=0.003〕、住院费用〔SWD=-1.07,95%CI(-1.44,-0.69),P<0.000 01〕、胰腺炎发生率〔OR=0.13,95%CI(0.06,0.27),P<0.000 01〕低于接受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治疗的患者,胆漏率〔OR=3.68,95%CI(2.10,6.45),P<0.000 01〕高于接受序贯二步法ERCP/EST+LC治疗的患者。结论 与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相比,一步法LCBDE+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较低,但围术期安全性增加,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及残留结石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腺病毒P53(rHAd-P53)抑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增强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效果。方法:选用人胰腺癌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裸鼠分为空白组、125I粒子治疗组、rHAd-P53治疗组及rHAd-P53+125I粒子治疗组。测量治疗前后移植瘤体积、瘤重、凋亡指数、SDF-1和CXCR4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rHAd-P53治疗组的体积增量比、瘤重、增殖指数、SDF-1mRNA和蛋白、CXCR4mRNA和蛋白均显著性降低,而凋亡指数显著性升高,125I粒子治疗组或rHAd-P53+125I粒子治疗组的体积增量比、瘤重、增殖指数均显著性降低,而抑瘤率、凋亡指数、SDF-1mRNA和蛋白、CXCR4mRNA和蛋白均显著性升高;rHAd-P53+125I粒子治疗组的体积增量比、瘤重、增殖指数、SDF-1mRNA和蛋白、CXCR4mRNA和蛋白降低最多,而抑瘤率和凋亡指数升高最多。结论:rHAd-P53和125I粒子均能诱导裸鼠胰腺癌移植瘤凋亡,rHAd-P53能抑制SDF-1和CXCR4的表达而增强125I粒子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和Beclin1在胰腺癌组织中相关性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新鲜及石蜡标本胰腺癌及癌旁组织HSF1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SF1及Beclin1表达的相关性及两者对预测胰腺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HSF1、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磷酸化HSF1在胰腺癌中表达较多,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极少。石蜡标本胰腺癌组织中,总HSF1蛋白在癌组织中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主要表达在细胞质,部分表达在细胞核,磷酸化HSF1部分表达在细胞质,有较多表达在细胞核。在石蜡标本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总HSF1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细胞核中表达较少,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磷酸化HSF1表达极少。HSF1、Beclin1蛋白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表达趋势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在不同TNM分期癌组织中表达趋势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HSF1与Beclin1蛋白水平与分化级别、TNM分期、是否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