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5—2020年龙岩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2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0年龙岩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 949例,发病率为0.54/10万~18.71/10万,年均发病率为4.56/10万,2007年、2010年和2014年出现发病高峰,其余时间保持在一定水平波动。8—10月为集中发病期;病例主要分布在漳平、上杭、永定;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3/10万,高于女性的4.08/10万(χ2=21.31,P<0.05);发病年龄为出生9 天至98岁,平均年龄为29.36岁,<10岁和25~50岁年龄组病例数较多;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民、学生、幼托儿童等。结论 应在该病的高发季节来临前对高发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主动监测,开展病原体监测,及早发现,及时报告,防止疫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2.
1992年始 ,龙岩市按卫生部统一部署 ,将乙型肝炎(乙肝 )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计免 )管理 ,1996年以后 ,重组酵组基因 (基因 )乙肝疫苗逐渐替代血源乙肝疫苗。为了解本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及大面积开展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给今后更好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4~ 5月 ,在全市 7个县 (市、区 )开展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采用组群抽样法抽取全市 7个县(市、区 ) 2 10个行政村 (居委会 ) 1~ 3龄儿童 1484名 ,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一般情况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并用微型塑料管采集末…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间,福建省闽西1所乡级中学发生了1起伤寒水传暴发流行,1400名师生发病115例。罹患率为8.2%。为了查明发病原因,尽快控制疫情,省市县卫生防疫工作队应急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1月上旬后流行停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检获的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采集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 2009—2013年共捕获鼠形动物隶属2目2科4属10种。家栖鼠密度5.2%,野栖鼠密度3.3%,其中黄胸鼠密度2.2%。染蚤率30.30%,总蚤指数0.74,其中印鼠客蚤指数0.68、室内游离蚤指数0.01;F1抗体和F1抗原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龙岩市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群,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宿主及媒介指标均未达动物鼠疫Ⅳ预警水平,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764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EV)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764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检查分析。结果病例无聚集现象,以≤7岁为主,男性较多,5~7月为发病高峰。患儿多出现发热(86.1%)、头痛(64.8%)、呕吐(61.5%)、颅内压增高(72.4%)、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加(58.4%)、脑电图异常(79.0%);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18.6%,以埃可病毒(ECV)为主(90.1%)。2004和2010年的暴发疫情分别由ECV19和ECV6引起。结论病毒性脑炎多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实验室检查有利于病例诊断。ECV是主要病原体,ECV30为当地持续流行的毒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技)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暴露因素以及防护的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护(技)人员艾滋病诊疗技术和职业防护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家市级综合医院的相关医护(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护(技)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防治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较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认识误区,对艾滋病防治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职业防护意识存在差异。结论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医护(技)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强化培训,提高对不同暴露环节和暴露因素的个人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和医源性传播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龙岩市部分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部分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与相关态度、行为及居民养犬状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狂犬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匿名问卷方式对近2年来有狂犬病疫情的3县5乡(镇)长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66户452人。其中,有64.66%(172/266)的居民户养犬,养犬252只,接种畜用狂犬疫苗犬占2.38%(6/252),91.67%(231/252)为放养。居民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0.84%(2528/4972);80.53%(364/452)调查对象赞同养犬,仅12.83%(58/452)认为家养犬有必要接种狂犬疫苗,犬伤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的占8.63%(39/452),规范接种疫苗的占21.52%(17/79);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62.83%(284/452)来源于平时交流,37.17%(168/452)来源于电视、书报等。[结论]龙岩市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龙岩市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275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162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275例患者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新罗区(57.09%),13岁以下占98.18%,男性65.82%,女性34.18%,5—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86.00%)、头痛(77.92%)、呕吐(62.80%)、嗜睡(48.24%)等,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55.60%血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72.43%颅内压力增高,22.31%蛋白含量增高,20.53%细胞数增加。从162例脑脊液中分离到16株ECHO19病毒、8株ECHO25病毒、15株ECHO30病毒。结论2004—2006年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主要是肠道病毒ECHO19、ECHO25、ECHO30,加强监测工作是龙岩市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龙岩市城区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等情况。[方法]采用捕蝇笼法诱捕成蝇。[结果]龙岩市城区蝇类全年均有活动,大头金蝇、家蝇、丝光绿蝇、市蝇分别占总数的41.26%、24.86%、14.59%、9.08%,全年的密度高峰期在5、6月份及9、10月份。动物园、露天垃圾堆、小型养猪场蝇类数量较高。[结论]在蝇类防制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病例一邹××,女,26岁,广东大埔人,某医院医生,2005.12.27发病,症状为:寒战、高热、体温达40℃左右,出汗后热可自行退去,2~3天发作一次,人感疲倦,食欲下降,在当地点滴青霉素治疗无效,随后症状加剧。2006.1.17.经人介绍入住龙岩市女子医院,住院号:0010291,入院诊断:1怀孕5个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