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6 4岁 ,因“发热 5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5个月开始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8℃ ,体温升高多在下午 ,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样痰 ,无其他伴随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头孢拉定抗感染治疗 ,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咯痰好转。 10 d后再次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 ,无畏寒、寒战 ,遂转入我院。入院时测体温为 37.8℃ ,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查血 WBC:5 .36× 10 9/L、N:0 .5 0、Hb:6 8g/L、ESR:16 0 mm/1h、三次血培养阴性 ,肥达反应、自身抗体、结核抗体、PPD试验均阴性 ,甲胎…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823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823例中,男513例,女310例;年龄20~75岁,平均51岁。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Ⅰ级305例,Ⅱ级368例,Ⅲ级150例。本组病例均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疾病。  相似文献   
3.
高血钾引起的窦室传导1例报告刘卓梅(锦州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吴桂珍(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我院急诊科曾收治尿毒症引起高钾血症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患慢变肾炎尿毒症多年,因四肢瘫痪来医院就医。查体:面色苔白、晦暗,消瘦,肌肉瘫痪、呼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因乏力、纳差1年加重伴腹胀1周于2006年6月27日入院。缘于2005年5月起出现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经保肝降酶等治疗症状缓解,继续工作。近1周因疲劳后再次出现乏力、纳差伴腹胀。体检: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有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质地中等,移动性浊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医务人员进行性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价宋薇,梁国钧,黄惠琪,欧智勇,邱艳华,吴桂珍医务人员是性病诊断、治疗及疫情报告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诊疗水平直接影响到性病的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的质量并影响性病防治效果。虽然《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 女性,45岁。乏力、腹胀、肝区痛8年,反复指间关节肿痛4年。于198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7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消瘦,时有肝区疼痛,劳累后双下肢有可凹性水肿,无心慌气短。1982年,明显乏力、肝区痛,腹胀,虚恭多,大便稀溏。查体发现肝大右肋下2.0cm,肝功能正常,经休息和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1983年右手中指、小指、左  相似文献   
7.
<正>我科从1993—11~1994—10,对7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静脉留置导管针进行化疗,各疗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静脉炎或皮肤穿刺部位感染.1. 病例资料: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1例,其中3例各进行3疗程、9例次,5例各进行2疗程、10例次,3例各进行1疗程、3例次,共22例次.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恶性畸胎瘤,内胚窦瘤克鲁根勃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16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按医嘱服药情况、健康生活方式采纳情况、血压控制情况三项观察项目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对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早期镇痛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疼痛程度、术侧肢体肿胀值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静息、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侧肢体肿胀值组间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术后第1、3、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术侧肢体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结合耳穴压豆可有效缓解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7月,我们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2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