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噬作为一种细胞防御和应激调控的机制,是目前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自噬异常与恶性肿瘤的能量代谢、细胞死亡、炎性反应以及对肿瘤化疗的耐药性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骨肉瘤(OS)的总生存率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没有新的突破。手术联合化疗仍然是治疗骨肉瘤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自噬与骨肉瘤化疗明显相关。因此本文就自噬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噬作为一种细胞防御和应激调控的机制,是目前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自噬异常与恶性肿瘤的能量代谢、细胞死亡、炎性反应以及对肿瘤化疗的耐药性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骨肉瘤(OS)的总生存率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没有新的突破。手术联合化疗仍然是治疗骨肉瘤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自噬与骨肉瘤化疗明显相关。因此本文就自噬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肢体脂肪肉瘤患者脂肪肉瘤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中11例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和30例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比较。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肢体脂肪肉瘤患者SIR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肢体脂肪肉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59.70%及90.9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肢体脂肪肉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发病部位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肿瘤深度、Enneking外科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中存活13例,死亡2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2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74个月。27例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中存活20例,死亡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5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81个月。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于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P <0.05)。不同年龄、Enneking外科分期、SIRT1蛋白表达、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肿瘤深度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死亡风险是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的1.403倍(P <0.05)。结论 SIRT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肢体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SIRT1蛋白不仅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和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高度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肢体脂肪肉瘤预后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和HIF-1α在横纹肌肉瘤(R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78例RMS患者通过随访获取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JMJD2B和HIF-1α在R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8例样本中,JMJD2B和HIF-1α表达阳性例数分别为46例(59.0%)和44例(56.4%)。JMJD2B和HIF-1α的表达成正相关(P<0.001, r=0.518)且与肿瘤的危险度、治疗、转移、分期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危险度的级别、新辅助化疗的有无、HIF-1α和JMJD2B表达的高低与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显示JMJD2B(HR=3.161, P=0.039)和危险度(HR=2.925, P=0.001)可作为RMS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JMJD2B和HIF-1α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总体生存密切相关,JMJD2B是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洛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G-63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加入不同浓度洛铂: 2、4和8 μg/ml)。采用噻唑盐(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洛铂对MG-63细胞的形态改变、生长及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诱导等作用,并绘制不同浓度时MG-63细胞的生长曲线,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洛铂对MG-63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铂能够抑制MG-63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洛铂可使MG-63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洛铂能显著抑制MG-6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可能与调节 MG-63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与经皮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近端转移瘤患者3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19例行经皮骨水泥填充术。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对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疼痛及Charnley髋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治疗组手术时间[(36.70±6.67)min]、术中出血量[(33.00±8.16)mL]及术后卧床时间[(6.80±0.8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97.30±10.52)min、(228.00±61.47)mL、(8.00±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定期随访,未发生失访。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术后3、6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harnley髋关节评分在术后3、6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Charnley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填充术应用于股骨近端转移瘤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27和Skp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40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作为骨肉瘤组,另选40例正常骨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的p27和Skp2蛋白。结果骨肉瘤组中Sk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2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骨组织(P均<0.05)。Skp2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p27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Skp2、p2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 p2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低表达,Skp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且与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了解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