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底至今,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新型A/H1N1流感病毒(早期也称为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疫情,已造成超过177人死亡,不但放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越来越多的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并引起了人们对新型流感病毒的巨大恐慌.本文对A/H1N1型流感的概况、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阐述,使人们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认识,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去除不必要的担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B3基因在调节小鼠探讨神经干细胞分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来源于E14.5dNB3缺失和野生型小鼠海马的神经前体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NB3缺失对神经干细胞(N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分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①NB3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表达,并和干细胞的标记分子Nestin共定位;②NB3基因缺失后对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在用1%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NB3缺失的神经干细胞产生更多的神经元;③与对照组相比,从NB3基因缺失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神经元表现为相互聚集而不向神经球外迁移。结论:NB3在神经元的再生和迁移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ORMDL3基因的SNP rs7216389,rs7216558在中国北京地区儿童中的基因型频率,并调查其与儿童哮喘间的相关性.综合ORMDL3基因相关SNPs、儿童生活方式、IL-4、总IgE和特异性IgE所反映的免疫状态进行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研究(ISSAC)问卷>收集生活方式信息;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得到SNPs的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4水平; 免疫测定法测得儿童总IgE水平;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法(RAST)检测特异性IgE水平.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ORMDL3基因相关SNPs、生活方式、免疫状态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到北京地区220名哮喘患儿及208名对照儿童的血液样本及相关信息.ORMDL3基因SNPs(rs7216389,rs7216558)在病例与对照组中无差异(P>0.05).哮喘家族史与过敏性哮喘相关(P<0.05),而哮喘家族史、患儿年龄、采暖方式、家庭吸烟习惯、总IgE水平与非过敏性儿童哮喘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北京地区,ORMDL3基因SNPs(rs7216389, rs7216558)与儿童哮喘非显著相关.遗传因素与过敏性哮喘显著相关;而在非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生活方式及免疫应激状态与哮喘相关,反映了除遗传因素以外,生活方式、免疫状态也对儿童哮喘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RT-LAMP检测甲型H1N1病毒核酸几种结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RT—LAMP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几种不同的结果判定方法的差异,优化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已知的阳性病毒样本,对比电泳、直接观察、加入SYBRGREENI核酸染料和优化后的预染核酸染料和的检测灵敏度。结果电泳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加入SYBR GREEN I染料的灵敏度略低,而直接的肉眼观察灵敏度低约2个数量级。加入优化后的预染染料其检测灵敏度与加入SYBR GREEN I核酸染料相当。结论电泳法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通过加入优化后的预染染料提高目测判定反应结果的灵敏度,增强反应的特异性,并可降低气溶胶污染。  相似文献   
5.
流感病毒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类带包膜、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均含有8个RNA片段,分别编码PB1,PB2,PA,HA,NA,NP,Ml,M2,NS1,NS2(NEP)共10种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RT—LAMP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几种不同的结果判定方法的差异,优化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已知的阳性病毒样本,对比电泳、直接观察、加入SYBRGREENI核酸染料和优化后的预染核酸染料和的检测灵敏度。结果电泳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加入SYBR GREEN I染料的灵敏度略低,而直接的肉眼观察灵敏度低约2个数量级。加入优化后的预染染料其检测灵敏度与加入SYBR GREEN I核酸染料相当。结论电泳法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通过加入优化后的预染染料提高目测判定反应结果的灵敏度,增强反应的特异性,并可降低气溶胶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不同时间点脑损伤情况、Bcl-2/腺病毒E1B19kD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BNIP3与脑缺血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即pMCAO 0h组)、pMCAO 3h组、9h组和24h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NIP3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化:sham组TTC染色显示无梗死发生,其余3组均存在脑梗死区。pMCAO 3h、9h、24h组矫正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2.12±2.15)%、(37.00±4.24)%和(51.82±4.39)%〕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P0.01),且随缺血时间延长而矫正脑梗死体积增加(四组间两两比较,均P0.01)。(2)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形态变化:sham组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完整的双层线粒体膜结构;pMCAO 3h和9h组观察到典型的线粒体自噬现象: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自噬溶酶体;pMCAO 24h组线粒体受损严重,嵴消失,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加剧,未观察到线粒体自噬现象。(3)各组BNIP3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与sham组比较,pMCAO 3h和9h组BNIP3和自噬诱导分子Beclin-1表达增加,自噬标记分子LC3-Ⅱ/Ⅰ比值升高,接头蛋白P62和线粒体标记分子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protein-60,HSP60)、线粒体外膜易位酶(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TOM20)表达下降(均P0.01);与pMCAO 9h组比较,pMCAO 24h组BNIP3和Beclin-1表达下降,LC3-Ⅱ/Ⅰ比值降低,P62和TOM20、HSP60表达增加(均P0.01)。结论 BNIP3很可能在脑缺血早期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来发挥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全球约有1.55亿人患病。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相似,哮喘是由基因相互作用紊乱而引起的复杂疾病,同时环境因素也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推测与哮喘相关的基因数非常可观,但其具体的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快速诊断和区分结核杆菌复合群内两种主要致病菌.方法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和区分结核杆菌复合群内主要致病菌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相关的临床分离株样本进行特异性检测,并利用1∶ 10倍比稀释的已知菌株DNA模板分析其敏感性.反应结束后通过电泳或向反应管中加入DNA染料肉眼判定检测结果.结果 该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到主要的结核致病菌: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与包括卡介苗在内的其余相关菌株均未见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00拷贝/微升,高于常规PCR方法.结论 该检测方法具有敏感、特异、低成本和快速的特点,可检测和区分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并能排除卡介苗对诊断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甲蓝是否可以保护急性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方法筛选出亚甲蓝最佳剂量0.5mg/kg后,将实验小鼠分为常氧组、常氧+亚甲蓝组、低氧组和低氧+亚甲蓝组4组,低氧组和低氧+亚甲蓝组小鼠于低氧前30min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常氧+亚甲蓝组和低氧+亚甲蓝组给予腹腔注射亚甲蓝(0.5mg/kg),注射后立即将低氧组和低氧+亚甲蓝组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实验动物舱中6h;其他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以脑组织干湿比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记忆;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自噬活性。结果 (1)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升高[(78.62±0.01)%vs.(78.42±0.01)%,P0.01],低氧+亚甲蓝组(78.44±0.02)%]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低氧组(P0.05);(2)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1.00±0.25vs.2.33±0.28,P0.01),在靶象限的运动距离明显减少[(2.59±0.40)mvs.(4.56±0.52)m,P0.01];与低氧组相比,低氧+亚甲蓝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2.36±0.41,P0.05),在靶象限的运动距离增加[(4.08±0.39)m,P0.01];(3)低压低氧处理后,(1)低氧组与常氧组以及低氧+亚甲蓝组与低氧组相比,小鼠脑组织结构未发现明显病理性损伤;(2)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小鼠脑组织中自噬分子Beclin1(0.65±0.05 vs.0.93±0.04,P0.01)和LC3Ⅱ/Ⅰ(0.34±0.03 vs.0.66±0.01,P0.01)表达明显减少,而低氧+亚甲蓝组小鼠脑组织Beclin1(0.94±0.04 vs.0.65±0.05,P0.01)和LC3Ⅱ/Ⅰ(0.90±0.01 vs.0.34±0.03,P0.01)表达高于低氧组。结论亚甲蓝可能通过诱导脑组织细胞的自噬而保护急性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