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逆相蒸发法制备黄芩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确定黄芩苷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相与有机相比例为1∶4、黄芩苷投入量(药物浓度)为5mg.mL-1、磷脂用量为200g、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1∶6,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78nm,包封率为50.3%。结论逆相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条件易掌握,可作为黄芩苷脂质体的常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力天麻杜仲丸联合基础免疫治疗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继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MP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免疫(包括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加服强力天麻杜仲丸,每次12丸,每日3次。同时,根据两组患者病情逐渐减少激素使用量,免疫抑制剂续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滴度均明显下降(P <0.05),各周围神经传导速率及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或P <0.01),简明健康状态量表(SF-36量表)的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00%。结论 强力天麻杜仲丸联合基础免疫治疗MPA继发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及MPO抗体滴度,减轻炎性反应及中医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楝子肝毒性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川楝子的潜在毒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毒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与肝脏损伤相关的靶点,将毒性成分预测靶点与肝脏损伤靶点取交集靶点,获得毒性成分肝脏潜在作用靶点,再利用软件Cytoscape 3.8.2版进行毒性成分–预测靶点、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核心通路网络的构建,采用AutoDock 1.5.6版进行分子对接,并应用PyMOL软件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示例。结果 筛选得到6个川楝子潜在毒性化合物,分别是toosandanin、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butenolide、5-hydxoymethylfurfural,与肝脏损伤共同作用靶点103个。GO和KEGG结果显示,川楝子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对异种生物刺激的反应、酶激活的正向调控等过程引起肝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楝子中toosandanin、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川楝子致肝毒成分、机制、靶点、通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对川楝子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效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中医药传统理论思想,整体现、辨证施治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在本质上的共通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防治疾病过程进行了诠释,然后探讨了过程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理论以及中医药基本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过程学思想是沟通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之间的桥梁,符合二者的思想精髓,将其引入到中药制造过程中,指导实践活动,是中医药基本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中医药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之间交叉发展的必然,最后基于过程学思想构建了中药制造过程研究实践模式,并对该实践模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5.
川党参药材质量化学成分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川党参药材质量的化学成分多指标评价方法。方法:权重分配按客观赋权法计算。TOPSIS评价川党参多指标的质量。结果:四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指标综合评价与主成分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一致,并具有可量化的优点。可用于药材质量多指标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紫苏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包合率、收得率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β-环糊精-紫苏叶挥发油投料比例、包合时间及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复相关系数上看,各项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制备工艺制得紫苏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平均包合率为(75.8±0.9)%,收得率为(73.13±1.2)%.结论:优化的紫苏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和收得率同时都高,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凯氏定氮法测定小儿智力糖浆中总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小儿智力糖浆总氮含量。方法: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测定10批小儿智力糖浆总氮含量。结果: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关系标准差(RSD)为0.66%;10批样品含测结果平均为2.84mg/ml,初步拟定小儿智力糖浆每毫升含总氮量不得少于2.0mg。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控制小儿智力糖浆含氮量稳定可靠的方法,从而对本品中动物药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川党参药材质量化学成分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建立川党参药材质量的化学成分多指标评价方法。方法:权重分配按客观赋权法计算。TOPSIS评价川党参多指标的质量。结果:四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指标综合评价与主成分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一致,并具有可量化的优点,可用于药材质量多指标评价。  相似文献   
10.
赶黄草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明  谢兴亮  邱雪兰  吴大章 《中成药》2005,27(8):971-973
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全草[1],以其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制剂肝苏颗粒,临床大量运用证明对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均有显著疗效,具有降酶退黄快、滴度下降快、体征症状改善快、食欲增进快、精神复常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