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探究前置基础课程教学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本基地自主设计构建了以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为主干的前置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各年级学员小讲座和导师系统授课2个层次的理论教学,以及取材教学及病例教学2个维度的实践操作培训,探索出以“讲教结合、实践操作、归纳总结、考核评估、回顾反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结业成绩为(458.80±17.60),实践结业成绩为(415.40±19.30),高于对照组的(444.50±20.90)和(398.80±2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019至2021级28名学员实施效果反馈调查显示,学员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96.43%。该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为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典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特殊变异形态及潜在诊断陷阱,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006—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25例经典型FDCS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合文献分析其特殊变异形态的类型和特点。结果25例FDCS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52岁),男女比例为1.5∶1.0,肿瘤最大径1.5~20.0 cm(平均7.4 cm),其中12例(48%)在初次诊断时被误诊。17例有随访信息,随访时间5~96个月,复发、转移、病死比例分别为3/17、5/17、2/17。除了典型组织形态外,10例FDCS可见特殊的变异形态和/或组织结构,包括淋巴上皮癌样、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浸润癌样、霍奇金淋巴瘤样、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样及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等,是需要重视的潜在诊断陷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典型形态和各种特殊的变异形态均可表达2个以上滤泡树突细胞标志物(CD21、CD23、CD35等)。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25例FDCS均为阴性。结论经典型FDCS罕见,除了典型的组织形态外还可出现多种特殊的变异形态,其中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癌样、纵隔或淋巴结内的霍奇金淋巴瘤样、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样变异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加强对此类罕见变异形态的认识,提高诊断警惕性,有助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髓样分化蛋白-2模拟肽(MD-2 mimetic peptide,MDMP)对巨噬细胞吞噬革兰阴性菌的影响及所致炎症因子分泌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PCR从pEGFP-C3质粒中扩增出表达EGFP的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EGFP,经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中筛选出稳定表达的重组菌pET-32a(+)-EGFP-BL21(DE3) PLysS(简称为EGFP-BL21).以IPTG诱导重组质粒表达后,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对EGFP-BL21的吞噬能力以验证EGFP-BL21的构建情况.进一步检测RAW264.7细胞对经不同浓度MDMP(1.0、10、100 μg/mL)预处理后的EGFP-BL21的吞噬效应;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 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GFP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重组菌经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后流式和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内出现明显的绿色荧光.MDMP预处理后,流式检测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对EGFP-BL21的吞噬能力受到明显抑制,预处理组(10、100μg/mL)的吞噬系数(PI)显著低于经血清调理的阳性对照组(P<0.01),且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MDMP预处理可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对革兰阴性菌的吞噬作用,并降低该过程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彭建中教授治疗水肿的经验:水肿的治疗需基于"肺、脾、肾"三脏,不忘气血,重视温阳。治肺强调提壶揭盖、益金生津、清金逐邪、伐木荣金,治脾重视运脾化湿、调中治水,治肾着重利水消肿、培元行水。同时,不忘行气利水、活血利水,另外,常用三淡汤温振阳气、利水消肿,临床上少用峻下逐水之品,重视患者的日常调护,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对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影响。为根据该地区自然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和趋势积极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300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42例,单纯偏颇体质19例,兼夹偏颇体质194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98例,41.53%)(单纯气虚质与兼夹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77例,32.63%),阴虚质(68例,28.81%),痰湿质(65例,27.54%),气郁质(66例,27.97%),湿热质(56例,23.73%),平和质(42例,17.80%),瘀血质(40例,16.95%),特禀质(33例,13.98%)。根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的不同又有分布的不同。结论: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高原环境、性别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增长、饮食习惯等都是导致高原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重要因素。因时、因地、因生活环境和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自身体质,辨体质扶正纠偏,是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平和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蚊虫叮咬超敏反应归属于EB病毒(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临床上罕见, 与EBV感染有关, 易误诊为皮肤非肿瘤性病变或结外NK/T淋巴瘤等。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女性的蚊虫叮咬超敏反应, 通过报道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克隆等结果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