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MSCT平扫、头颈CTA以及颅脑灌注(CTP)对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TIA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头颈CT平扫、CTA扫描,颅脑CTP成像,获得相关图像数据。结果本组椎基动脉系统TIA共10例,其中8例CTP脑灌注异常,CTA发现7例有椎基动脉粥样斑块和管腔狭窄。颈内动脉系统TIA共20例,其中15例CTP脑灌注异常,CTA发现14例有颈内动脉系统粥样斑块并血管狭窄。结论通过64层螺旋CT及时而方便地检查出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存在及斑块性质,并分析软斑块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了解相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不仅能预测卒中风险,对TIA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盆腔结核的CT及MRI表现,探讨MSCT联合MRI及增强扫描对盆腔结核包块的定性和定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腹水病理活检或手术证实的盆腔结核肿块20例,有完整的CT、MRI及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20例患者当中,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CA19-9升高的有5例,CT及MRI表现为囊性者6例,囊实性者11例,实性者3例,均有不同程度腹水表现,腹膜不同程度的线状、结节状增厚有15例,淋巴结肿大的有10例,术前CT误诊7例,MRI6例。结论通过MSCT以及MRI征象的综合分析,能提高盆腔结核肿块诊断符合率,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减轻盆腔肿块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CT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钼靶检查发现乳腺肿块性病变(21个病灶)行CT灌注扫描,使用电影模式,0.5s/圈,5mm层厚×4,120kV,60mA延迟时间10s,总扫描时间50s,使用GEAW4.2工作站和Perfusion3软件包,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和图像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考察各种与灌注相关的参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血流量(BF):(36.46±17.62)ml/(min·100g),血容量(BV):(13.76±8.59)ml/100g,平均通过时间(MTT):(28.23±15.75)s;血管表面通透性(PS):(16.45±12.36)ml/(min·100g),良性肿块组BF:(17.35±10.67)ml/(min·100g);BV:(4.63±3.47)ml/100g;MTT:(25.52±12.91)s;PS:(3.57±3.36)ml/(min·100g),两组BF、BV、P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提供了乳腺肿块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显示形态学变化的同时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的58例,平均年龄46.5岁。16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痊愈出院的53例,1例(1.7%)死亡。使用16层螺旋CT机和统一的扫描程序,先平扫后增强扫描。MRI扫描仪为1.5T,采用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的横断位、冠状住、矢状位、MRCP和脂肪抑制成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缘模糊、胰胆管扩张、胸腹腔积液及肝损害。26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CT除具有水肿型胰腺炎表现外,主要可见胰腺坏死和/或出血所致的密度不均匀、假囊肿或脓肿形成和胰周积液,T1WI和T2WI胰腺信号不均匀,胰周(81.3%)及腹腔积液(81.3%),胸腔积液(68.8%)肝脏信号异常(43.8%)和MRCP显示胰胆管明显扩张。结论CT和MRI都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及分型诊断的金标准,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O)、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N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CT在胃底贲门部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胃镜,钡餐检查证实22例胃底贲门部非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引起胃底贲门部非肿瘤性病变的疾病有静脉曲张14例、食管裂孔疝8例。其CT静脉曲张表现平扫可见肿块,增强肿块呈血管样强化;食管裂孔疝肿块较大,边缘光整,可见气体影。结论:CT对于胃底贲门部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隔离症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属于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较少见,而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更罕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不典型肺隔离症的临床及CT等影像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网膜囊正常解剖及病变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评价小网膜囊病变的CT 诊断价值.方法 对24 例小网膜囊病变进行上腹部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小网膜囊病变中:原发肿瘤6 例(神经鞘瘤2 例,平滑肌瘤1 例,血管瘤1 例,脂肪肉瘤1 例,淋巴瘤1 例),CT 表现为小网膜囊内边界清晰肿块.邻近脏器的良、恶性肿瘤8 例(胰头癌4 例,肝左叶肝细胞癌2 例,胃间质瘤2 例),CT 表现为小网膜囊肿块与邻近相应肿瘤边界不清.转移性肿瘤2 例.结核1 例,CT 表现多个病灶融合,内见钙化.积液(腹水漏出液、炎性渗出液、脓液、血液、胆汁、淋巴液)6 例;假性囊肿1 例;CT 均表现为小网膜囊内液性密度灶.结论 多排螺旋CT对小网膜囊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腺肿瘤CT灌注成像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CT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钼靶X线检查发现乳腺肿块性病变(21个病灶)行CT灌注扫描,使用电影模式,0.5 s/圈 ,5 mm层厚×4,120 kV,60 mA,延迟时间10 s,总扫描时间50 s,使用GE AW4.2工作站和Perfusion 3软件包,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和图像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考察各种与灌注相关的参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血流量(BF)(36.46±17.62)ml·min-1· 100 g-1,血容量(BV)(13.76±8.59)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28.23±15.75)s,血管表面通透性(PS)(16.45±12.36)ml·min-1 ·100 g-1,良性肿块组血流量(BF)(17.35±10.67)ml·min-1· 100 g-1.良性肿块组:血容量(BV)(4.63±3.47)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25.52±12.91)s,血管表面通透性(PS)(3.57±3.36)ml·min-1 ·100 g-1.2组BF、BV、P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提供了乳腺肿块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盆腔结核的CT及MRI表现,探讨MSCT联合MRI及增强扫描对盆腔结核包块的定性和定位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腹水病理活检或手术证实的盆腔结核肿块20例,有完整的CT、MRI及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20例患者当中,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CA19-9升高的有5例,CT及MRI表现为囊性者6例,囊实性者11例,实性者3例,均有不同程度腹水表现,腹膜不同程度的线状、结节状增厚有15例,淋巴结肿大的有10例,术前CT误诊7例,MRI6例.结论 通过MSCT以及MRI征象的综合分析,能提高盆腔结核肿块诊断符合率,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减轻盆腔肿块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