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全部患者均行X线及螺旋CT检查,把MPR及VR图像与X线及横断面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MPR联合VR图像对3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肱尺关节脱位均能明确显示,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X线及横断面CT图像;对发现尺骨冠状突及桡骨头骨折,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发现肘关节脱位,三种方法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的MPR、VR图像立体、直观,能全面显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Sharp-van der Heijde 评分(SH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的 RA 的临床及双手 X 线正位片资料,选用 DAS28临床评分、抗 CCP 抗体及 SHS 对治疗前后的 RA 病情活动性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SHS 与 DAS28之间中等相关(r s =0.61,P =0.00)。SHS 和抗 CCP 抗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 s =-0.15,P =0.03)。抗 CCP 抗体和 DAS28无显著相关性(r s =0.14,P =0.05)。治疗前后 SH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27,P =0.00)。治疗前后 DAS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P =0.00)。提示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治疗前后 SHS 差值与抗 CCP抗体之间呈中等相关(r s =0.66,P =0.00)。结论SHS 与 DAS28评分和抗 CCP 抗体密切相关,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制订临床方案、评价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吴伟智  谭理连  王娟  何伟红  谢乐  樊长姝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57-1259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MRI平扫18例,增强扫描17例。结果:18例中肿瘤呈局限型15例,弥漫型3例。病灶主体在T1WI上接近于骨骼肌信号11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5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2例。在T2WI上4例信号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之间,5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信号不均匀。17例行增强扫描,13例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中度均匀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4例病变边缘于T1WI及T2WI上可见完整(2例)或不完整(12例)的低信号包膜影,6例痛灶内可见低信号的分隔影。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MRI联合X线诊断检查,对照组仅进行X线检查,分析各组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组的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0%(2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0%(4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86.0%(43/50)、特异性为88.0%(44/50)、灵敏性为80%(40/50),对照组的阳性预测值为46.0%(23/50)、特异性为56.0%(28/50)、灵敏性为42.0%(21/50),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灵敏性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骨病变MRI检查结果中,T1WI轴位像:掌指关节周围滑膜显著增厚,信号减低,呈长或稍长T1信号改变;T1WI冠状位: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侧腕关节周围滑膜增厚,呈等或稍长T1信号;STIR冠状位像: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部位、形态、范围较T2WI、T1WI像显示更清晰,指骨近端及腕关节、双侧掌骨远端构成骨信号增高,提示骨髓水肿.结论 腕关节不稳定进行MRI与X线联合诊断可提高其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其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者男,39岁,主诉右膝反复疼痛2个月。查体:右膝轻度肌肉萎缩,膝关节内侧压痛,关节屈伸可触及摩擦感,右髋关节、膝关节活动正常,趾动、血运、感觉正常。皮肤未见皮疹或溃疡。实验室检查:血沉20 mmHg(2.66 kPa)/h。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膝关节滑膜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增强扫描10例。结果局限型12例,弥漫型2例。病灶主体在T1WI上5例与骨骼肌信号相近,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12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呈高、低混杂不均匀信号,7例可见“葡萄串”样改变;2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8例病灶内部在T1WI及T2WI上可见粗大条状、迂曲状的低信号流空血管影,2例伴液-液平面。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中度或明显的不均匀强化,6例可见迂曲脉管样强化。10例病变边缘在T1WI及T2WI上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低信号包膜影。7例可见低信号的分隔。3例伴有局部骨质侵蚀破坏,2例伴有韧带受累。9例伴关节积液。1例见静脉石。MRI信号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的病理组织成分。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