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新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现状及处理能力。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3个级别,抽取县医院2家、卫生院4家、卫生站16家的206名内科医生(包含全科医生)。对部分脑卒中新危险因素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直接询问。结果医务人员认为无症状梗死、脑微出血(CMBs)、颈动脉斑块、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50%);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反应蛋白(CRP)升高不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0%);且上述各项因素的处理意见参差不齐。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新危险因素知晓率低,处理意见参差不齐,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危人群——中老年人进行脑卒中知识水平调查,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地貌、交通、经济等水平分别抽取平原、山区、交界区三大区域典型村落3个,对每个村大于40岁常驻居民进行脑卒中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永嘉县中老年人脑卒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人群脑卒中知识水平与年龄、学历、健康宣教、周边有无脑卒中患者有密切关系,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年龄低于55岁、周边无脑卒中患者及脑卒中知识水平低的人群是脑卒中知识提升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同时,从被动宣教到主动宣教模式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裸鼠过渡异体甲状旁腺移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取即死亡尸甲状旁腺,经深低温、^60Co照射、裸鼠移植过渡等处理,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2例。结果裸鼠过渡期10~15d血清甲状旁腺分泌最高,其中1例症状消失,效果为优,1例症状部分消失,效果为良,结论裸鼠过渡异体甲状旁腺移植可以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的一种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4.
背景硬膜外阻滞(epidural block,EB)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多次EB治疗后,对椎管内局部组织的结构有何影响,已有学者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目的了解E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对椎管内局部组织有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及病理教研室、电镜室.对象1992-05/1997-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选择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EB治疗无效,并行后路突出间盘切除的40例;以及同期非EB治疗而做手术切除的20例作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手术中切取椎管腔面的黄韧带和间盘组织共120个标本做光镜检查,并从中选取EB组12例、非EB组10例的部分黄韧带和间盘组织制作44个电镜标本,分别送本校病理和电镜教研室专人制作及观察.主要观察间盘和黄韧带组织的外膜反应增生和炎症反应情况,次为纤维环、髓核、黄韧带组织内的超微结构变化情况.通过EB组40例、非EB组20例的黄韧带及间盘组织的组织学观察,以及前者12例、后者10例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椎间盘组织和黄韧带组织的椎管腔面外膜情况、炎症反应情况.②次要结局超微结构.结果光镜见黄韧带及间盘组织的腔面外膜光滑程度和炎症反应情况,EB组与非E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镜下观察上述两种组织的纤维成份和排列以及细胞的超微结构,两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组患者实施腰椎EB后与椎管内瘢痕粘连形成无关,并对椎管内局部组织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因两组部分患者的黄韧带和间盘组织内有慢性炎症反应存在,故应做好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成人窦房结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成年人心脏窦房结的超微结构,为下一步探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打基础。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二例男青年的窦房结。结果:(1)成年人窦房结中结细胞、移行细胞线粒体丰富,嵴多,密集;(2)结细胞、移行细胞之间有中间形式;(3)结细胞与移行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肌丝束排列不规则,无完整肌节,后者有;(4)有些结细胞含心钠素颗粒;(5)结细胞环绕密布结内之毛细血管,细胞胞巢外层细胞与血管贴近,形成保障血液供给窦房结的特殊构筑;(6)许多地方成纤维细胞的板状突起包绕着毛细血管外围,另一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神经末梢紧密相关,构成一与功能相结合的特殊构筑。  相似文献   
6.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预防和治疗I/R损伤是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亚低温能有效抑制肝脏因I/R所致的肝组织过氧化反应,减轻氧自由基生成所致的损害[1];但在超微结构研究方面,目前文献一般只进行形态学描述,而缺乏统计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肝细胞重要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对亚低温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中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脑组织中的线粒体具有很好的保护及多重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使用丁苯酞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诊治水平。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靶向血管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靶向血管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裸鼠移植模型,使用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瘢痕内注射治疗,观察瘢痕Ⅰ型、Ⅲ型胶原和血管的量以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靶向血管治疗3周后,增生性瘢痕的体积明显减小,瘢痕胶原、血管明显减少,瘢痕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坏死、凋亡,代之成熟的纤维细胞,失去了典型增生性瘢痕的特征。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对增生性瘢痕中的大量血管新生起支持作用,大量血管对增生性瘢痕的胶原合成可能起着促进作用,针对VEGF的靶向血管治疗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的一种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晗  吴义方 《重庆医学》2006,35(8):722-723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与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时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水蛭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d、2周两组均行头颅CT、血清肌酸激酶(CPK)检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脑水肿带,血清CPK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蛭素可以减轻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水肿与组织损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微波复温对人胚胎卵巢细胞团形态与E2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8对超速冷冻保存的人胚胎卵巢进行配对复温方法对比。在每对卵巢中,1只用37℃微波复温,另1只用37C水浴复温。通过检测复温后卵巢的超微形态及E2分泌功能,发现微波复温组胚胎卵巢细胞的超微形态及R分泌功能均优于水浴复温组,提示超速冷冻保存的胚胎卵进来用微波复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